钟长林2010.4矿山资源储量核实中矿山资源储量核实中有关问题探讨有关问题探讨探讨的主要内容:一、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二、资源储量核实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三、对套改前资源储量在本次调查中的应用建议四、共同交流一、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我国现阶段执行的标准及分类2、地质可靠程度3、可行性评价阶段4、经济意义5、对主要资源储量类型的理解1、我国现阶段执行的标准及分类我国现阶段执行的标准(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2)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7年第1号)关于发布《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储量分类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可靠程度类型经济意义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可采储量(111)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lb)基础储量(122b)基础储量(2M11)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资源量(2S11)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一334),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2、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较低。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勘查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因缺乏准确参数和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研究通常采用详查或勘探求获的资源储量,实验室规模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资料,成本常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研究通常采用勘探求获的储量,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结果,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结果可以为投资决策依据。3、可行性评价阶段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每年的平均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它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是上述哪3个经济类型。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4、经济意义内蕴经济资源量:包括(331)、(332)、(333)在未进行可研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