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黄岛区结核病防治所付芳定义及流行病学(一)基本概念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人类的古老传染病。很久以前我国称“痨病”,欧洲称“白色瘟疫”,在公元三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结核病是由结核抗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后严重影响人体机能,使之逐渐丧失劳动、生活、学习的能力,甚至死亡,是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蚀全身各个器官,但90%以上侵犯肺脏,称之谓肺结核病。温馨提示:肺结核病只会传染、不会遗传结核杆菌的发现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在柏林宣布发现结核杆菌,从而获诺贝尔奖100年后,每年“3.24”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15年,“3.24”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5%——12%甲酚皂溶液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灭。最简单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染有病菌的容器。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丝)胸闷、胸痛、食欲不振及呼吸困难。重者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夜间盗汗、疲乏无力、消瘦。内分泌紊乱(女性如月经不调)。结核病的特点病程长:生长慢、发病慢,难发觉疗程长:药效慢,疗程长(6-8个月)易耐药:我国耐药结核病的比例高达约28%易复发:用药时间长,经常中断治疗危害大:对于患者丧失劳动学习能力,对于社会是传染源引起结核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一)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镜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二)传播途径1)空气—呼吸道传播:吸入他人咳嗽、打喷嚏的细小飞沫;地上干燥的痰迹中的杆菌随尘埃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被吸入。排菌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高声谈笑时含菌飞沫直接排出,形成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漂浮在空中,被别人吸入后即可感染,这是主要传播途径。据统计一次咳嗽可喷出含菌微滴核约3500个,大声说话可喷出微滴核约600-700个。一个喷嚏的威力有多大人口密集区域,一个喷嚏可以在五分钟内把感冒病毒传染给150人。2)通过消化道传播是次要途径,饮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的牛乳可引起肠道感染。3)偶可经破损的皮肤、结膜、粘膜泌尿生殖道等接触传播。结核病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后,不一定都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细菌,一个是人体。细菌主要看细菌的数量和独立的大小;人体主要是依赖于身体抵抗力强弱,看他的抵抗力水平,受结核杆菌感染过的人群,一生中大约有10%的人发病,每一个传染源每年可以传播给10-15个健康人。结核病的流行状况1、全球: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大多数案例都是潜伏的、没有症状也不会传染。但是当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结核菌就可能被激活,引起发病。全世界每天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多达5400多人,平均不到20秒就死亡一人。2、中国结核病疫情严重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大会上,将我国列在需要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目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状况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感染多(2)患病多(3)死亡多(4)病人以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居多(5)耐药多(6)递降速度慢2011年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前五位的疾病发病数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肺结核艾滋病狂犬病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影响流行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对结核病流行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2、病原微生物因素在一般人群中,感染结核杆菌的人只有5%-10%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例。在初次感染时,细菌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而易感染者的复燃中则宿主的因素更为重要。3、社会因素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增多,对结核病的流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结核病患者接触者检查对密切接触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同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