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治中的手足口病诊治中的神经系统相关问题神经系统相关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卢孝鹏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及脑干脑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EV71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EV71(理化性质)560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EV71特点EV71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EV71嗜神经性:脑炎,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急性迟缓性麻痹.EV71对脊髓前角细胞具有一定的组织嗜性,是最常见的引起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的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enterovirus,NPEV),EV71潜伏期一般为3-7天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第170位氨基酸,丙·吉氨酸)EV71感染手足口病/咽峡炎病毒侵袭脑脊髓炎神经源性反应肺、心损害(非炎性损害?继发!)死亡或后遗症康复EV71临床表现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普通病例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7d,无明显前驱症状。主要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和/或手足口病。口腔黏膜: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也可以出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斑丘疹,手足部多见,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背、指间,偶见于躯干、大腿、臀部、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斑丘疹很快转为小疱疹,直径约3~7mm,质地稍硬,自几个至数十个不等,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手足口病皮疹分布特点手足口病皮疹分布1.颊粘膜和手指;2.手掌3.足底4.唇粘膜5.咽峡炎12345手、足、口临床表现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重症病例临床表现3岁以下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多在病程2-5天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心肺部症状重症病死率:10-25%死因主要为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重症病例(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急性迟缓性麻痹。重症病例(神经系统)出现以下情况要引起警觉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嗜睡及抽搐肢体无力或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严重脑干脑炎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最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止重症病例(呼吸系统)早期表现(非特异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胸部X线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晚期表现(可诊断)呼吸困难、发绀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见一侧或双肺大片浸润影重症病例(呼吸系统???)以“重症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大部分入院几小时-2天死亡病因不明(开始)尸体解剖:肺水肿,肺出血肺炎—RDS??心源性??病理:否定!重症病例(呼吸系统)EV71--严重脑干脑炎—中枢性ɑ-肾上腺素神经兴奋–体循环血管收缩(高血压,皮肤发花)--短时大量血液涌入肺循环—肺水肿,肺出血重症病例(呼吸系统)神经源性肺水肿重症病例(呼吸系统—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表现(非特异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胸部X线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晚期表现(可诊断)呼吸困难、发绀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见一侧或双肺大片浸润影重症病例(呼吸系统)脑疝---中枢性呼吸衰竭重症病例(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