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测定肾脏功能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随着SPECT的普及,以及99mTc标记各种肾脏示踪剂的研制成功与广泛临床应用,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上形成了核肾脏病学,并已成为临床核医学的经典内容。其中,放射性核素肾显像与肾功能测定已常规用于评价肾脏与上泌尿道疾病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膀胱显像特别有助于判断儿童输尿管反流。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解剖生理简介泌尿系统肾脏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输尿管、膀胱、尿道肾单位肾集合管、肾盏、肾盂过滤作用重吸收与分泌作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尿液生成、排泄示意图尿液生成、排泄示意图腹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静脉下腔静脉肾小管(腔)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小分子物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重吸收分泌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掌握肾动态显像与肾图的原理。掌握肾动态显像与肾图的原理。熟悉肾动态显像与肾图的正常与异常表现。熟悉肾动态显像与肾图的正常与异常表现。初步掌握肾动态显像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初步掌握肾动态显像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熟悉尿利介入试验与熟悉尿利介入试验与captoprilcaptopril介入试验的原介入试验的原理及临床价值。理及临床价值。了解肾静态显像与膀胱显像的原理与主要临床了解肾静态显像与膀胱显像的原理与主要临床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内容与要求内容与要求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节肾动态显像第一节肾动态显像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显像原理与显像剂一、显像原理与显像剂静脉注射经肾小球滤过(99mTc-DTPA)或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99mTc-MAG3、99mTc-EC等)而不被再吸收的显像剂,立即启动ECT进行连续采集,获得显像剂经腹主动脉、肾动脉灌注,迅速浓聚于肾实质,并随尿液流经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进入膀胱的全过程影像。应用ROI技术得到显像剂通过肾脏的时间-放射活性曲线(TAC)。通过对系列影像及TAC的分析,可为临床提供有关双肾血供、实质功能和尿路通畅性等方面的信息。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肾显像剂的浓聚机制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常影像正常影像血流灌注相血流灌注相腹主动脉显影后腹主动脉显影后22秒双肾显影,秒双肾显影,44~~66秒肾秒肾影轮廓清楚,左右肾影出现时间差<影轮廓清楚,左右肾影出现时间差<11~~22秒。秒。双肾影大小一致,形态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双肾影大小一致,形态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匀且对称。匀且对称。TACTAC双肾峰时差<双肾峰时差<11~~22秒,峰值差<秒,峰值差<20%20%。。二、图像分析二、图像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99mTc-DTPA肾血流灌注正常影像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功能动态相功能动态相1min1min双肾实质显影,双肾实质显影,22~~44minmin肾实质影最肾实质影最清楚,形态完整,核素分布均匀且对称。清楚,形态完整,核素分布均匀且对称。随着放射性尿液离开肾实质,肾盏、肾盂处放随着放射性尿液离开肾实质,肾盏、肾盂处放射性逐渐增强,肾皮质影减弱,膀胱逐渐显影、射性逐渐增强,肾皮质影减弱,膀胱逐渐显影、并增浓、增大。并增浓、增大。2020~~25min25min双肾影基本消退,大部分放射性双肾影基本消退,大部分放射性浓聚于膀胱,输尿管一般不显影。浓聚于膀胱,输尿管一般不显影。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99mTc-DTPA肾功能动态正常影像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异常影像异常影像血流灌注异常血流灌注异常肾区无灌注影;肾区无灌注影;肾灌注显影时间延迟,影像缩小,放肾灌注显影时间延迟,影像缩小,放射活性减低;射活性减低;肾内局限性灌注缺损、减低或增强。肾内局限性灌注缺损、减低或增强。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99mTc-DTPA肾血流灌注左肾不显影左肾血流灌注影延迟、减低及缩小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功能动态影像异常功能动态影像异常肾实质不显影;肾实质不显影;肾皮质影减低,实质高峰摄取与清除时间延肾皮质影减低,实质高峰摄取与清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