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第一节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一、角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一)角色游戏的概念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二)角色游戏的特点1.从表征活动的内容来源上来看,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来源于幼儿自己的实际生活。2.从表征活动的手段来看,建构游戏是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而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更多的是以“角色扮演”为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二、角色游戏训练和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一)角色游戏训练及其发展1.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把社会性扮演游戏作为一种早起干预的手段,对有学习障碍或情感障碍的社会经济或文化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试图通过这种游戏训练来改善这些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参与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大部分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接受一定时间的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后,这些学习或情感障碍的、处境不利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参与和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均有所改善。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教育或干预治疗手段。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把这种训练扩展到正常幼儿身上,考察角色游戏训练对于正常儿童发展可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角色游戏训练对正常儿童的发展同样也具有重要作用。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研究者开始注意把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纳入同一研究之中来考察角色游戏训练在全纳式教育环境中的功能。结果表明,不管是正常幼儿还是有语言障碍的幼儿,在接受了这种游戏训练以后,社会性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他们的交流互动也得到了改善。因此,无论是残障儿童还是正常儿童,都可以从全纳式教育环境下的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中获益。(二)角色游戏的发展价值1.角色游戏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结成了两种社会性关系: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这两种关系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同伴互动机会。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他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态度,能够学会协调不同的观点,解决人际间的问题与冲突,改善同伴关系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象征性的角色扮演体会这些角色的态度、行为特点从而使自己对于这些角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角色游戏和幼儿的认知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扮演游戏训练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有效方式;社会性扮演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改善幼儿的问题解决行为。3.角色游戏和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刺激,有较多的模仿、运用和创造语言符号的机会。大量研究表明,角色游戏具有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功能。研究也发现,通过在角色游戏区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文字刺激和读写材料,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的读写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读写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研究还表明,角色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理解故事、创编故事的能力以及对故事情节顺序的记忆能力,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三、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一)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1.角色游戏的主题单一教师为幼儿创设的角色游戏区中多为“娃娃家”。虽然“娃娃家”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内容,“娃娃家”游戏能有幼儿更多的经验支持。但是,角色游戏的主题不仅仅只有“娃娃家”。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反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日渐丰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生活范围,他们渴望在角色游戏扮演更多的成人角色。因此,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也应当反映幼儿的“成长”。教师应当帮助幼儿扩展角色游戏的主题,如邮局、医院等,但是,我们在幼儿园看到的是,不同年龄班的角色游戏区往往千篇一律都是“娃娃家”。2.材料投放数量和种类相对贫乏(1)真正可供幼儿拿在手里玩的玩具或游戏材料从种类到数量都很少。(2)尤其缺乏可供幼儿用作象征物的非结构性材料。(3)角色游戏区里的玩具或游戏材料长期得不到更换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3.角色游戏成为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教师在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之间,“重上课、轻游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