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血液动力学监测ICU高鑫ICU监测基本原则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测量是一个间歇的观察(如ABP和袖带测量血压;PAP和PCWP;SO2和血气分析)。波形监测可以提供各种详情、趋势以及实时变化,能提供间断测量不可能提供的诊断信息。没有波形显示,只有数字显示压力与心率,将会丢失重要的诊断信息(如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波形不仅可以提供诊断细节,还可以证实显示数值正确与否。除床旁监测外ICU重点:尿量、血清K+Na+、血气分析监视器显示一般在屏幕顶部显示1或2个心电图导联,下方依次显示ABP、PAP、SO2。以不同颜色显示波形,迅速区分各种曲线。分别选择合适的标尺,以获得最大尺寸的波形或选择标准的标尺,屏幕上的水平网格线有助于观察数值。应保持ABP标尺恒定,以便于医护人员仅通过动脉压力曲线的位置即可大致判断血压。综合所有监测波形,提供最多的临床信息,作出最准确的诊断。监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不可误为室颤快速上升和下降支重搏切迹平滑的缓慢下降支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床旁监测仪报告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数值是收缩期峰压和舒张末期谷压。平均动脉压等于动脉压力曲线下面积除以心搏时间。IABP监测的收缩压为辅助后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相同,都是辅助后的舒张压。与中心主动脉压相比,外周动脉波形收缩压较高(可增高20mmHg),而舒张压较低,因而脉压增宽。(用大剂量升压药时则不同)压力脉冲延迟达到周围部位,结果挠动脉收缩压上升支开始时间晚于主动脉60ms。重搏切迹在外周动脉逐渐变得不清晰。外周袖带血压经常不同于动脉内血压。往往动脉内血压比袖带血压准确。右侧卧位时,传感器与心脏位置不变,ABP相同。左臂比心脏水平高20cm,因此NIBP(零点不同)降低为105/65mmHg,而右臂为135/95mmHg。主动脉瓣狭窄:波峰推迟,重搏切迹不清,脉压变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波峰高,脉压变大漂浮导管基础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可通过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间接了解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DEP)或左心室充盈压(LVFP),同时根据心排血量(CO)以及其他测得的数据,可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心力衰竭时,心脏及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简史1929年,WernerForssmann第一个在自己身上穿入心导管。他原想探索一个直接将药物给入心脏的途径。有人提出应用球囊辅助导管后15年,才由一位心脏病学家付诸实施。有一天在加利福尼亚州海滩上,H.J.C.Swan注意到在平静的天气,一艘帆船在快速行驶。因此才有开发出一种带降落伞或帆样装置的导管的想法。禁忌症三尖瓣或肺动脉瓣为机械瓣右心血栓或肿物三尖瓣或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长度100cm常用右颈内静脉穿刺点监测波形胸部X线距离压力右心房15~25cm0~6mmHg右心室25~35cmS15~25mmHgD0~8mmHg肺动脉40~45cmS15~25mmHgD8~15mmHg肺动脉楔压约50cm6~12mmHg中心静脉压从实用的角度,认为CVP和右心房压力相等,因而两个术语相互替代。波形成分心动周期时间机械活动a波(atrial)舒张期末心房收缩c波(contraction)收缩早期心室等容收缩,三尖瓣移向右心房v波(venous)收缩后期心房收缩期充盈巨大a波三尖瓣狭窄心室顺应性降低房室同步性消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他形式房室分离a波缺如房颤交界区心律起搏心律室性心律巨大v波三尖瓣返流心房无顺应性心室缺血或衰竭正常可以随心室容量变化而暂时出现三尖瓣返流与收缩晚期从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静脉充盈导致的正常CVP曲线v波不同,三尖瓣返流的高振幅v波开始于收缩早期,使c波与v波融合,最常称为返流性v波。随着返流的加重,CVP曲线开始貌似右心室曲线,称为CVP心室化。监测仪显示的是心动周期内平均CVP,因此会高估RVEDP。三尖瓣返流的巨大v波(18mmHg)使平均CVP增高(11mmHg),因此在ECG的R波处,即在CVP的v波之前的数值,能够最佳评估右心室舒张末充盈压(8.5mmHg)。ICU扩心病:三尖瓣返流的巨大v波一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房平均压约22mmHg,巨大a波和v波,深的x倾斜(表收缩期心房松弛)和y倾斜(表舒张早期,三尖瓣开放),且y倾斜幅度>x倾斜。呈“M”或“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