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教学案例与反思学校:铁山小学姓名:陈婷【案例背景】《画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本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按照画角的步骤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初步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同时养成画后认真检查的习惯,加强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画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会借助三角尺画指定度数的角。我在教学中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利用活动角、圆形纸等实物教具充分进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画角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案例描述】教学内容:课本第43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3、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4、经历用量角器画角方法形成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会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学习的经验。教学重点: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教学准备:实物投影、PPT课件、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会画五角星吗?(课件出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以及五角星的两个基本数学特征:条线段长度相等;②每个顶角都是36度……师:现在你觉得可以怎样画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如果会画36度的角,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板书:画角)【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用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画标准的五角星进行新课的导入。我根据五角星的两个数学特征,每条边长度相等、每个顶角都是36度,引导学生画36度角,进一步引导如何画指定度数的角。二、探究画角的方法1、摆角。师:请同学们用活动角在桌子上摆一个大约36度的角。师:估计得接不接近呢?你准备怎样检验?(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摆出的36度角)(三角板、量角器等)看来要画一个准确度数的角是不能光用目测的,还要借助三角板、量角器等作图工具。2、尝试画角。照着你所摆的36度角的样子,用工具试着画出36度的角。3、交流是怎样画的角。(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交流。)4、尝试画60度、105度的角。(多媒体出示画角的过程。)5、怎样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学生交流画法。【设计意图】:画准角的前提是脑海中有角的大致样子,因此在探讨角的画法之前先让学生通过摆角、估计角、辨别角等一系列活动做到“胸中有角”,以达到准确画出指定度数角的效果。使用实物投影等先进教学设备,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操作过程,直观、形象、准确、方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巩固练习。1、用纸折角(90度、45度、135度等。)折好后,问学生:你还能折出多少度数的角?2、(多媒体展示)拼角:用三角板拼一拼,说一说,都能拼出哪些特殊度数的角,分别是怎样拼成的。四、小结与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画角方法,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设计意图】:在课的结尾让学生画标准的五角星,可谓首尾呼应,学以致用。【案例分析与反思】本节课有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尤其是课上充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总的来说,本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画角这个内容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漂亮的五角星图案,使得学生眼前一亮,并适时地设置了一个矛盾:五角星同学们大都会画,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同学们会不会画?那该怎样画呢?及时将学生对五角星图案的兴趣引导到画五角星这个话题上来,然后出示五角星所具备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五条线段长度相等;二是五个顶角都是36度。由此点明本节课的主题——学习画角。在这样的悬念下,学生学习画角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于画角的方法,教材上是直接呈现如何借助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同教材配套的媒体资源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