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桥村“三万”工作情况汇报“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刘花桥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刘花桥村位于XX县区石桥镇西南1公里,地处万顷梨园中心地带,是著名的金顶谢花酥梨生产基地,“百村万户”旅游刘花桥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全村总面积210公顷,辖刘花桥、夏庄、包庄、陈庄、张辽东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653亩,12个村民组,2200人,共计535户,人均纯收入6000元。2008年12月,XX市规划勘测建筑设计院对刘花桥村作出建设规划书。20XX年底,刘花桥村被省政府、省旅游局定为“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示范村,挖掘优势,突出“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已取得初步成效。一、领导重视,旅游富民提前纳入刘花桥规划体系我县将旅游作为富民工程,实施是从2008年开始。当年4月份,县领导史继明带领旅游局及相关负责人,专程赴陕西考察当地“农家乐”建设运作情况。考察回来后,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书记贾宏宇、县长李东升非常重视,确定以石桥刘花桥为中心搞“农家乐”建设。采取“政府扶持,部门帮助,群众自愿,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模式,仅历时4个月,即建成“梨园酒家”、“融合饭庄”等“农家乐”餐饮8处,于2008年9月初开业。此举措引起XX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在全市推广宁陵这一经验做法,当年9月下旬,市政府在宁陵召开旅游开发现场会。市委书记王保存带领市直部门在宁陵万顷梨园召开了全市乡村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对“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化运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通过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带动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努力把我县刘花桥村乡村旅游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二、多措并举,刘花桥大力实施“百村万户”工程自20XX年底刘花桥村被省定为“百村万户”富民工程示范村后,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按照要求将工作量化、细化,扎实做好“百村万户”工程的落实,努力将刘花桥村打造成为以梨乡风情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一是20XX年底,在以刘花桥为第1页共4页中心的万顷梨园投资320万元修建油路15公里,5个自然村全部修通了柏油路;投资280万元改建了农电线路,架设了路灯。二是20XX年,在刘花桥村修复了昔日皇家梨园风貌,投资10万元购置了若干景观石,投资30万元在景区安置了健身器材、小憩设施等。三是对原有“农家乐”进行了改造、规范、升级,并引导群众新建了一部分“农家乐”餐饮。采取的主要规范措施是:1、注重了庭院和厨房的卫生。2、部分农家乐建了沼气池。3、服务质量上进一步提高。4、统一制作了农家乐招牌。5、梨乡风情地方特色更加凸显。20XX年底,刘花桥村共发展有“农家乐”13家,日接待能力300人,当年共接待游客8.5万人。截至目前,共发展有“农家乐”19家,整洁、美观、卫生,“农家乐”在取得客观效益的同时,以优质服务使游客玩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四是今年配合“清洁家园”行动,在以刘花桥村为中心的万顷梨园投资2.24万元修建32个垃圾池,投资14万元修建4个公共厕所。投资20万对刘花桥寨沟部分沟段进行了整修。并将以刘花桥为中心的乡村旅游景区村庄街道粉饰一新。为“中国葛天文化之乡”的申报成功奠定了硬件基础,工作汇报《“百村万户”旅游刘花桥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五是完善发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激励机制。今年5月份,县政府拿出4万元,专门对“农家乐”餐饮进行评比,对规范的、经营形势好的“农家乐”进行了奖励。三、初见成效,乡村旅游带动刘花桥农民转型致富酥梨是刘花桥村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平均亩产8000斤,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自2004年以来,我县以刘花桥为中心,开发了万顷梨园景区,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届“梨花节”和三届“酥梨采摘节”,吸引周口、砀山、开封、徐州、商丘等地的大量游客前来赏花摘果。梨花节游客接待量从2004年开始每年递增,2004年为3.8万人,2005年为7.5万人,2006年15万人,2007年为25万人,2008年28万人,20XX年30万人,今第2页共4页年35万人。酥梨采摘节已经举办三届,游客接待量也是每年递增,2007年为8万人,2008年为15万人,20XX年为22万人。以“农家乐”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