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教学建议2珍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片段一:《丑小鸭》师:第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说丑小鸭可怜的,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想法。生:哥哥、姐姐应该是关心、照顾丑小鸭的,可是,他们咬它,公鸡也啄他,他太可怜了。生: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丑小鸭怎么生活呢?“……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赞叹丑小鸭的变化,感受丑小鸭的幸鸭福,读得入情入境。思考泡泡中的问题: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生:丑小鸭想,一定要回去看看妈妈。生:妈妈不认识我了怎么办?生:看见妈妈时会说:妈妈,我就是丑小鸭。生:丑小鸭的哥哥姐姐再也不会欺负他了。片段一和二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畅谈自己的想法,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引起了情感的共鸣,体现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化。《小壁虎借尾巴》片段一:师:我提个问题,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连续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生:小壁虎爬呀爬,说明爬的路很远。生: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师:对,以前学过类似的句子吗?生:〈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燕子飞呀,飞呀。生:雪花飘呀,飘呀。片段二: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去借尾巴的经过吗?生:要是写书的叔叔、阿姨再把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事写一遍,就太罗嗦了。生:这篇课文是写给我们看的,我们已经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所以不用再写了。师:对,前面已经写过的内容,后面不用再写,这就是有详有略的方法。2.关于朗读的指导。要重视朗读指导。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要舍得花时间,使学生读正确,通顺,流利,逐渐形成语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以及感情的变化。反对离开课文背景,对句子语气进行支离破碎的朗读指导。可以进行必要的范读,如,长句子的断句,句间的停顿,轻声,儿话,疑问句。(备选笑料,“老师的心跟同学的心贴在一起。”四川人说:“老板,给我来碗面块儿”,重读“儿”产生的效果)教师范读,可以用一些更平等的方式,如,我也来试试,这样读是不是好一些?教师的指导读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有时,为了突出自主学习,兜圈子,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怎么读,或是不停地尝试,但又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心理受挫。存在的问题:朗读指导缺乏有效的方法。如,《泉水》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环节一:老师:齐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讲了许多有关课文内容的话。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学生:泉水很多,很热情。老师:读出泉水的多和热情。指几名学生读,老师评价:泉水真多呀,谁能比他更多。又指名学生读。环节二:老师:齐读第三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学生:泉水很清澈。老师:读出泉水的清澈。指名学生读。环节四:老师:齐读第四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学生:泉水很甜很甜。老师:读出泉水的甜。指名学生读。评析:缺乏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强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种能力的养成主要通过学生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和思考来实现的。以上教学活动,没有情的激发,没有思的启迪,朗读又何来感情?试问:什么样的感情叫“很多、很甜、很清澈”的感情?再者,对学生了解不够。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以形象为依托,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理解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洞而贫乏。以上教学,教师应该找一些生动的泉水的图片,有反映泉水源源不断地涌现的,有反映泉水清澈见底的,还有泉水丁冬丁冬流淌声的……,学生在这些形象作为依托的基础上,再通过现象,泉水除了照见了美丽的杜鹃花的身影,还照见了谁的身影?果树会结出哪些又大又甜的果实?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提炼自己的生活经验。请看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