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心无私的爱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自己对事业的那种热爱无私地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让学生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照顾、教育他们。在我当班主任的这些年里,真正觉得只要你在思想上、心理上关怀、爱护孩子,用心贴近每一位学生和聆听他们的声音,就能让学生更接近你,让你的教育收获良多。一、师爱,慈母的爱。学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爱,同样在学校里也需要教师之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不论是对表现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学生,教师都应以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在进行教育时,教师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最好从关心其家庭、身体、学习入手,让其首先感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从而消除抵触心理,以愉悦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1、优秀不全好,引导在热爱。学习优秀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自己击败的孩子,他们好胜也最虚荣,受挫的承受力最差。教师要教会他们战胜自我,坦然面对荣辱,帮助他们分析人生与成败的关系,挑战人生不代表永远成功,感受人生之意义很重要,这是导师的爱,或叫作人师之爱。2、顽皮不全坏,转变在热爱。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顽皮的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坏,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顽皮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并持之以恒地给予他们爱。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我教过这样一个顽皮的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歇不到几分钟,他就头动屁股摇,不是摸张,就是戳李,引起课堂秩序的骚乱,老师经常提醒他要注意听课,可他当耳边风,有时上课还顶撞老师,结果学习成绩较差。经过谈心,我了解到,这孩子因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对其缺乏管束和爱变得顽皮任性,因学习不好失去了上进心。因此,我制定了计划从关心他的思想,辅导他的学习入手,让他参与我的课堂教学,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终于,他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师生关系融洽了。这使我体会到了关爱的力量。二、师爱,严厉的爱。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的学生都几乎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而且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三、师爱,理解的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惑,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谈社会,谈生活,谈情趣,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他们的贴心人,不要处处以授业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出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这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情绪。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平等相待,真诚相见;在学习上多给一些鼓励的话语,不厌其烦地诱导,循序渐进地指导,树立其学习信心,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在错误面前应给予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因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而同龄朋友不多,结果他整天跟着一些社会青年上网吧。由于受到了垃圾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性情大变动一动就是拳头相对,对班风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他,我并没有过多的惩罚而是采取一种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因为学生毕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在心理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