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工程学院2006-04参考资料:1.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高层建筑结构(吕西林主编)0、绪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常用的结构体系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的选择水平承重体系(楼盖体系)及其选择backback0.1高层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始用年代结构体系和特点18851889190320世纪初二次大战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砖墙、铸铁柱、钢梁钢框柱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芯筒、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筒、筒中筒、束筒、悬挂结构、偏心支撑和带缝剪力墙板框架巨型结构、应力蒙皮结构、隔震结构被动耗能结构、主动控制结构、混合控制结构0.2常用的结构体系backback¿ò¼Ü½á¹¹¼ôÁ¦Ç½á¹¹¿ò¼Ü-¼ôÁ¦Ç½á¹¹¿ò¼Ü-ͲÌå½á¹¹Í²ÖÐͲ½á¹¹³ÉÊøÍ²½á¹¹Í²Ìå½á¹¹Ðü¹Ò½á¹¹¾ÞÐÍ¿ò¼Ü½á¹¹Ó¦Á¦ÃÉÆ¤½á¹¹钢筋混凝土结构¿ò¼ÜͲÌå½á¹¹×éºÏͲÌå½á¹¹¼ôÁ¦èì¼ÜÓë¿òÇżܽṹ½»´í¸Ö½á¹¹钢结构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的选择•建筑使用功能•建筑平面•建筑高度•抗震等级•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用途≤50m≥50m住宅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旅馆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公共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架-剪力墙、筒体backback水平承重体系(楼盖体系)及其选择楼(屋)盖体系的作用承受竖向荷载连接抗侧力构件,承受其传来的剪力和轴力选择原则结构整体性、面内刚度结构高度小、质量轻建筑使用功能、装饰要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等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现浇楼盖预制板楼盖预应力叠合板楼盖组合楼盖backback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现浇楼盖肋梁楼盖——普通、技术经济指标好;结构高度大、不便管线安装⇒宽扁梁(用于层高受限时)密肋楼盖——省材料、自重轻、高度大、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时、当使用荷载较大时可有较好技术经济指标好;不美观、吊顶处理无梁楼盖——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或升层法施工时;冲切问题非预应力平板楼盖——广泛用于剪力墙、筒体结构、可降低层高、平整;跨度大时自重大、不经济⇒现浇非预应力空心板楼盖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楼盖——适用于大跨且梁高受限时、平面布置灵活预制板楼盖预应力空心板楼盖——适用于高度50m以下时,但要求严格(缝内设钢筋、设现浇面层、加强板端连接)预应力大楼板楼盖——与房间同尺寸,双向先张法预应力筋,板边齿槽;吊装问题预应力叠合板楼盖预制RC薄板(50-60mm),上现浇RC。省模板、刚度大、整体性好组合楼盖压型钢板上现浇RC。省模板、自重小、厚度小;用钢量大backback0.3结构布置原则1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1)选择有利的场地(2)保证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刚度(3)合理设置抗震缝(4)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5)多道抗震设防能力(6)合理选择结构体系(7)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8)结构应有足够的结构承载力(9)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10)结构应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结构类型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框架7060554525框架-剪力墙14013012010050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1501401401201201001006060部分框支剪力墙1301201201001008080不应采用筒体框架框架--核芯筒核芯筒1601501501301301001007070筒中筒2001801801501501201208080板柱板柱--抗震墙抗震墙70404035353030不应采用不应采用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等高度);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地面以上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49度抗震设防、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backback3结构平面布置原则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