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生成二、活动目的三、活动准备四、课时安排五、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小学在进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结合本校自身的传统和地方区域优势、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开发具有本土化、本地化的校本课程。漳州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虽然漳州没有最繁华的街市,没有喧哗的车水马龙,但是它却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千年古刹。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山、海、岩、洞、亭、碑、寺、庙、桥、树、花、果等,组成了美不胜收、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所以,这次我们针对漳州的资源,开展了“与你携手,畅游漳州”的活动课题。(1)认知目标:认识并了解漳州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变,领悟家乡的美丽,富庶与可爱,并懂得该怎样去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2)实践目标: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分析、筛选、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欣赏、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继承和弘扬江山优秀的地域文化,挖掘山水文化内涵,培育和张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人文精神。1、每次活动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搜集有关漳州旅游景点的资料。(其中包括景点的风景、民俗、民风、特产等方面。)2、学生自编自创当地的舞蹈、小品等有特色的活动。3、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记录本。4、教师收集资料,制作PPT,查找相关视频。5、准备一支导游旗每周一课时,每一堂课由老师事先告诉学生将要一起去畅游漳州的某个旅游景点,学生事先准备。由各小组轮流当小导游,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给予补充。(一)各旅游景点的简介。(二)游览各旅游景点的美丽景致。(三)欣赏各旅游景点本地风俗民情。(四)说说各旅游景点的特产。(五)说说旅游心得。(一)各旅游景点的简介。(例:南靖土楼)1、各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南靖土楼的了解。2、教师播放南靖土楼介绍视频。(二)游览各旅游景点的美丽景致。1、由第一组的所有成员担任小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南靖土楼。分发导游旗。2、每个成员将为大家介绍南靖土楼的一处景点。3、途中“旅客”有问题可向“导游”提问。和贵楼和贵楼坐落在今梅林镇珍山村,由简次屏公建造的,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称山脚楼。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楼如其名,在高速变化潮流中,它显得异常的祥和、安宁、沉稳。怀远楼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距南靖县城54千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远楼的名字有三重含义:a怀念远方的亲人b楼的主人来自河南“怀”地的远方c训示简氏的子弟要胸怀远大志向,更上一层楼(三)欣赏各旅游景点本地风俗民情。1、师生交流南靖土楼的风俗民情。2、师播放南靖土楼木偶戏。3、生自编客家舞蹈。4、生上台表演舞蹈。(四)说说各旅游景点的特产。1、学生说说南靖土楼的特色小吃(客家菜)。2、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用投影仪展示出来。3、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特色小吃。(五)说说旅游心得。1、谈谈通过这次的“旅游”都有哪些收获。2、说说如何保护这些旅游景点,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3、在记录本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在小组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从确定课题、分配工作,到最后完成工作,我们收获颇多。我们的课题是“与你携手,畅游漳州”,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了很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只能在自我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同时,在这次活动中,增加了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