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六章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第一节视图第二节剖视图第三节断面图第四节其他表达方法第五节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第六节第三角画法简介第一节视图第一节视图一、基本视图二、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四、斜视图在工程应用领域,机件的形状、结构千差万别,仅用主、俯、左三个视图,有时难以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內外形状差别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机件。为此,国家标准在《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规定了机件的多种表达方法,有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以及一些简化画法、规定画法及第三角画法。一、基本视图为了表达机件上下、左右、前后的不同形状,在原来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对应地再增设三个投影面,构成一个正六面体的六个侧面,称为基本投影面。将机件置于六个基本投影面之中,分别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同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得到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基本视图的形成及展开基本视图的名称及配置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与位置关系与三视图相比较,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为:主、俯、仰、后(四个)视图——长对正;主、左、右、后(四个)视图——高平齐;左、右、俯、仰(四个)视图——宽相等。位置关系为:机件前面——左、右、俯、仰(四个)视图中,靠近主视图的一方为前;机件后面——左、右、俯、仰(四个)视图中,远离主视图的一方为后;机件左右——主视图与后视图表示,其方位恰好相反。二、向视图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可以自由移位(不能旋转)的视图。当不便于按基本视图配置时,可以采用向视图表达。为便于识读和查找向视图的位置,须在向视图上方进行标注。三、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局部外形。四、斜视图斜视图是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倾斜结构的外形。斜视图的画法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当斜视图旋转配置时,应标注旋转符号;当其他视图中未明确机件倾斜结构的倾斜位置尺寸时,在斜视图中还须标注旋转角度。返回返回本章目录第二节剖视图第二节剖视图一、剖视图表示法二、剖视图的种类三、剖切面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一、剖视图表示法剖视图的绘制步骤:(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为了使剖视图能反映机件内部结构的真实形状,剖切面应平行于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上孔、槽等结构的轴线、对称中心线;(2)画投影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后,画出机件保留部分的轮廓投影;(3)画剖面符号剖切面与机件接触的部分称为剖面区域,为区别机件被剖切到的实体部分与未剖切到的部分或空腔部分,在剖面区域上应画上剖面符号;(4)标注主要对剖切面的位置、投射方向、剖视图的名称进行标注。剖视图的标注内容画剖切符号在剖切面的起讫、转折位置处画出短粗实线(线宽约1~1.5个b,线长约5~10mm)及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注写字母在剖切符号附近标注剖切代号“×”,同时在对应的剖视图的上方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标注可省略的情况: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当单一剖切面通过机件的对称或基本对称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他图形隔开时,可不必标注。当单一剖切面的剖切位置明确时剖视图也可不标注。画剖视图时的注意事项(1)由于对机件进行剖切是假想地,因此,当机件的某些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他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2)剖面线倾斜方向可左或右,一般最好与机件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在保证最小间距(通常为0.7毫米)的前提下,剖面线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图形大小作适当选择,但应注意:同一机件在其几个剖视图上的剖面线的宽度、倾斜方向、间距等均应相同。画剖视图时的注意事项(续)(3)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时,为保证图形清晰,该剖视图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其倾斜方向与表达同一机件的其他剖视图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如下图所示。画剖视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