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标准的教学(巩义1)VIP免费

基于标准的教学(巩义1)_第1页
1/21
基于标准的教学(巩义1)_第2页
2/21
基于标准的教学(巩义1)_第3页
3/21
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及其设计孙红保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为什么要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有意义!有意义!有问题!有问题!——传统的基于“教学大纲”的教学存在弊端——传统的基于“教学大纲”的教学存在弊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带来的本质变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带来的本质变化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1、教学大纲规定了教育的上线,是最高目标;而课程标准规定的是下线,是最低目标。2、教学大纲对应的是精英教育;而课程标准对应的是大众教育。3、教学大纲是以知识学习为目的;而课程标准对应的是三维目标。教学大纲存在的弊端1、以知识教学为课程主要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素质的发展不平衡。2、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使许多学生成为学习的失败者。3、过分强调教师的教,缺乏对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4、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将教学过程紧紧束缚在教学大纲之内,限制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5、在课程管理上“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校教学特色化发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带来的本质变化1、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仅规定某一学段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最低要求)。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标准最重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课程标准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空间都很大,三级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的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怎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对课程的整体规划有方法!有方法!——既然课标是“基本要求”,那怎么应对考纲的“最高要求”?——既然课标是“基本要求”,那怎么应对考纲的“最高要求”?——有了目标体系,那怎么一步一步实现呢?——有了目标体系,那怎么一步一步实现呢?——教学策略有效吗?目标实现了没有?——教学策略有效吗?目标实现了没有?——课标是什么?怎么去理解这些“基本要求”?——课标是什么?怎么去理解这些“基本要求”?课标解读课标解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策略体系策略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有顾虑!有顾虑!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专家对《课程标准》解读的结果,是对课标高水平的诠释。二者在知识的种类、广度、深度及其分布的平衡性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能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教材和教学;而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明确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专家对《课程标准》解读的结果,是对课标高水平的诠释。二者在知识的种类、广度、深度及其分布的平衡性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能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教材和教学;而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明确课标要求。一、重视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解读2.理解课程内容选取、组织的功能和价值2.理解课程内容选取、组织的功能和价值(1)知识之所以被选入课程(或教材)成为课程内容,是因为其具备着不可或缺的、丰富的教育功能与价值。(1)知识之所以被选入课程(或教材)成为课程内容,是因为其具备着不可或缺的、丰富的教育功能与价值。(2)任何一个课程内容的功能与价值,我们至少都可以从其“学科价值”、“应用价值”、“学生认知发展价值”等三方面去理解。(2)任何一个课程内容的功能与价值,我们至少都可以从其“学科价值”、“应用价值”、“学生认知发展价值”等三方面去理解。(3)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依据的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时内在的认知规律,在不理解课程内容组织原则的前提下,“随意窜改”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都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3)课程内容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标准的教学(巩义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