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镇江市学府路小学说课人:樊钧一、教材。1、教学内容。《9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最后的内容。在第三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一般推导过程,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终结也是难点所在,因为单从口诀的后半部分来说数字有颠倒的还不少。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制订以下目标:(1)使学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2)使学生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背诵,学会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4)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编乘法口诀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享受成功喜悦。3、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记9的口诀,并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和求商。难点是理解算式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到一般规律性,帮助记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图另辟蹊径掌握9的乘法口诀,让他们学会用减法的思想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二、学生。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三、教学方法、过程。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方法。通过四个大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1、导入2、展开3、运用4、总结(一)导入分两个层次:1、回忆:以旧知的回忆为切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并让学生回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口诀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2、准备:在例5中,让学生根据10×9的方格图,分别算出1行、2行……9行分别有多少个☆,独立完成“几个9”连加的计算。完成表格的填空后,自主编出9的乘法口诀。(二)展开分5步进行。尝试编口诀——汇报所编口诀——讨论——交流——记忆学生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运用迁移,大胆实践,尝试着编口诀。充分抓住学生汇报的契机,让学生在想想做做1的交流中说出所思、所想。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与引导。几个9的和就比几个10少几。通过组织学生再次观察例题图,借助填表探索并发现上述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会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为使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口诀作好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等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特点去记忆口诀时,就不会在感到枯燥疲惫,而会主动积极的去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当堂记忆9的乘法口诀,并注意得数中数字的变换。如27和72、18和81、36和63、45和54等对比记忆。(三)运用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常用工具,通过对号入座,翻台历、计算竞赛让学生充分运用口诀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的熟练度。结合手指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找一找生活中的9相关存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总之,本节课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材把编制乘法口诀让学生去完成,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