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人:黄石二中高三文综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共140分)第I卷共35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24.《周礼·天官》记载:“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同货贿”这表明当时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扶植小农经济C.工商业占主导地位D.农工商业均受重视25.唐太宗即位后,命人修《氏族志》,书成后,列山东崔氏为一等,太宗不满而命重修。新志根据各地士族势力消长情况及在李唐王朝的地位划分等级,确定皇族为一等,外戚和代北士族为二等,山东和江南士族为三等。唐太宗此举A.抑制门阀士族以加强皇权B.说明传统门第观念深厚C.按功勋和门第来确定等级D.提高功勋地主社会地位26.“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按最严格意义的文明。”11、12世纪的意大利所需要的文明最有可能的是A.雅典民主B.罗马法律C.斯巴达武力D.人文主义27.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28.观察右图,其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经历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①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在②处召开中共七大C.在③处召开遵义会议D.在④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9.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主要有①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②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0.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八、九十年代C.20世纪初的20年D.抗日战争时期31.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A.苛政轻的地方易爆发革命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32.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经强调:“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发展增长的基础上达到了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的速度。”从中可看出A.布哈林反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B.布哈林主张农业集体化C.布哈林实质上强调“均衡”原则D.布哈林拥护斯大林模式33.对图中所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