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已知数列的第1项,且,试归纳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师:根据上述经验,如何转化问题才有利于我们观察?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经验,实现问题转化——先得出几个“基本事实”,再进行“一种观察”。生:要先列出几个事实即求出前几项才能观察。将代入得到,。师:在此问题中,我们要观察什么?生:由于要归纳的是通项公式,所以要观察项与序号的对应关系。师:提醒学生要根据题意进行观察,这才是目标明确的观察,其效果才有保证,这很重要。并要求学生根据“项与序号有什么对应关系”进行观察,并说说观察结果。对学生给出的关键性的、精彩的回答一定要给以评价,实际上这也是对“如何观察”的教学。生:项是对应序号的倒数,即。师:对数列的第4项、第5项验证一下观察结果的正确性?生:代入得到,,也能满足。师:如何代入?生:将代入的右边,得到;再将代入的右边,得到。所以符合。师:对。这里要注意“验证”到底是“验”什么的。请大家归纳一下上述归纳过程,你觉得观察时需要什么?注:学生的“代入得到……也能满足”,由于“代入”到哪里不明确,所以应当追问一下。实际上,有些学生可能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验证”。生:首先,观察时需要几个事实,如果没有则要根据条件找出;其次,还有要按照所求的目标去观察,象本题要求的是通项,所以需观察项与序号的关系;另外,对于“验证”的含义要正确理解。拓展:在数列中,,且,试猜想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生:与上面问题的解决类似,首先要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可得,,。师:由这三项能观察出什么规律?(估计学生会有困难,再提示)如果不能得出观察结果,可以多列出几项。生:再求第4、5、6项,得到,,。将它们列在一起:,,,,,,还是得不出什么结论。师:有没有学生留下完整的过程的?生:;;;;;……发现应将前几项变形为:,,,,,。由此可观察出规律,归纳出。师:对,为了有利于观察,有时需要保留中间过程,或作适当的变形,这样更有利于突出共性,发现规律。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有效地观察需要:明确的目标(题目要求什么),几个事实——观察的基本条件,观察的角度——适当变形、突出共性,有时还要验证一下以增强我们对观察结果的信心。课后思考:你能由,出发,自己构造一个归纳推理的题目,并归纳出一个结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