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飛飛2008年2月linfs@ms8.url.com.tw福建客家土樓福建客家土樓飛飛的攝影手札循環播放,按ESC離開。千秋家園夢永嘉之亂、八王之亂,金兵侵宋,客家先民一次次舉族南遷。與當地原住民對峙和交融中,土樓於焉誕生,既彰顯中原望族,又凝聚全家族人。土樓以紅壤土、竹片、砂石、糯米、紅糖、蛋清等作材料。用木模版搗實夯造。振成樓永定洪坑村1912年號稱土樓王子,按八卦圖興建的。占地5000平方米。–背景音樂:文章古月照今塵振成樓樓八卦的陣勢就是這模樣,地理師會解釋,但聽者常邈邈...振成樓祖堂似一個舞臺,立有四根周長2米高7米的大石柱,廊道的花格欄杆,是從上海運來的。大廳及門楣上有黎元洪大總統的"裏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僑福樓永定福坑1962年建典型的單環式土樓。僑福樓圓形是最簡單的幾何形,一個點、一個半徑就形成了一座開闊明朗的單環建築。承啟樓永定高北村建於1709年號稱土樓王,占地5376平方米。住著60餘戶,400多人。台灣小人國有承啟樓模型。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初溪土樓群永定縣初溪村有5座圓樓和31座方樓。這是從觀景台看到的三菜一湯。初溪土樓群集慶樓是永定現存最古老(587年)和結構最特殊(72道樓梯)的圓土樓奎聚樓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834年樓前圍墻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奎聚樓林奎陽先生所建立,雖然他後期官場失意,但從門聯上所題的字句可看出他的才情,透露出希望奎星光輝照臨兒孫。奎聚樓“”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樓內檐樑精美,文革期間多被破壞。衍香樓新南村1880年建直徑40米,高14.5米,“樓名的含義是繁衍子孫昌盛發達,書香門第世”代流傳。如升樓永定縣1901年。樓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後得一夢:一輪紅日下落此地,認為此地好建房,便自己用了三年時間才建成這座最小的圓樓。如升樓以最小巧玲瓏的土樓而出名,樓直徑為18.2米。“”住有六戶人家,取名如升樓有『如日東升,光明萬年』之意。福裕樓永定洪坑村1880年府第式土樓的代表作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後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樓前有三個大門,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光裕樓永定洪坑村建於1775年。為洪坑最早的方型土樓。佔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大樓為三層建築,總計102間。樓內石門樗窗精雕細刻。翻身樓下板村“”大門兩邊石雕的對聯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昔日尋求救贖的印記,如今也只能當作南柯一夢了。翻身樓翻身是自己從自己的原來的床舖爬起來,而不是把別人踩下去。從破落的形象看來,樓主可能還沒有翻過身就飄到九霄雲外了。振福樓湖坑鎮下南溪1913年建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3個廳堂,96個房間。振福樓富麗堂皇的圓樓,按八卦佈局設計,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外土內洋、中西合壁,被稱為振成樓的"姐妹樓"。裕昌樓南崝縣下坂村1308~1338年。以樓層歪扭,卻數百年不倒而聞名;被戲稱東倒西歪樓。裕昌樓有名之處在於它是東倒西歪,全樓回廊的支柱都是左傾右斜的,最大的斜角達到15…度。野史說禍水是某家媳婦忘了煮點心,建築師傅就給她凸捶田螺坑土樓土樓群的代表作。從觀景台俯視,四座圓樓擁抱著一座方樓,如「四菜一湯」。曾被美國衛星誤為飛彈的發射基地。升恆樓永定土樓居民講究風水,本樓各住戶均擁有車子,他們便歸功於好地理。河坑土樓群學者考據出如下的說法:山區中的土圍樓絕大多數是富商所建。商人在外邊挣錢後,回家鄉光宗耀祖。溪谷環境受限無法像平地建大厝,唯有向空中發展,建起占地少房間多的樓房來。戶連戶把族人全圍在裡頭,將陌生人隔在外面,團結了宗親,也範圍了自己。斗室裡,埋頭苦幹的子孫,一出樓門,紛紛飛往他鄉作異客。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色這些已經顯出殘破之象的土樓,還是一樣會讓人留下深刻的記憶;樓柱飽經風雨已經彎曲傾斜,不曲的是一種風格,一股正氣。手中線大宅院比以前冷清了許多,當然,土樓裏也一樣還充滿著令人感動的景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