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礼记。中庸》有感《礼记·昏义》读书笔记《礼记》又名《礼》,共四十九篇。据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卷五的统计,以《唐石经》为准,《礼记》共有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差不多是《周礼》、《仪礼》二书的字数之和。《礼记》的“礼”,包罗万象。从中可以看到,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礼都无时不在。对活着的人要讲礼,对死去的人也要讲礼。整个社会,实是在礼的框架下运转;而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也须臾离不开礼。这个“礼”是广义的。以上,是我从资料上得知的。不过,当我从湖大图书馆编号k892的书架上找到《礼记》时,我就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了它的“包罗万象”——太厚了。实际上九万字仅仅只是正文而已,不包括注释。作为一名工科生,要在短时间内读完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只好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几篇感受了一下。《昏义》第四十四。安《仪礼》有《士昏礼》,记录昏礼的具体仪式,本篇说明那些仪式的含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第一句,表明了结婚的本质和意义,是把不同姓的两家的名誉,利益等联合起来,然后,生孩子。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其实看到这个“昏”,我不由想到了与此有关的一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在原始社会,若是一个男的看上了一个女的,就会把她打昏,然后拖到自己的山洞里,就是为什么是“洞房”和“昏礼”,哈哈。不过毕竟消息来源不咋正经,姑且一笑置之。之前在课堂上,老师有讲,夫妻之间最好的相处状态是“相敬如宾”,以礼相待,不过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对自己亲近的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其实,我觉得,这毕竟还是有些时代限制的。在古代,凡是有些殷实的人家,都将女子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女双方结婚之前无法见面是常事,对于自己将来的配偶人品如何,相貌如何,大多也都是从媒人口中得知。至于新婚之夜才见得配偶第一面的他们,相敬第1页共2页如宾依然是很好的结果了。而现代社会,男女之间近乎平等,在这个人人大致平等的社会大环境下,自由恋爱的模式替代了以前的盲婚哑嫁,诸如人品几何,性格匹配否等因素也成为了人们考虑的因素。故而人们在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前往往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恋爱赛跑,相互已经熟悉了解并转作的亲人一般,大概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我觉得礼貌还是应该有的,毕竟是为自己着想的人,偶尔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道一声感谢还是有必要的,最起码你现在的或者未来的爱人会很高兴的。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读到这里,不由得感叹一句,终于见识到传说中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从哪里来的了,虽然还是有些出入,但没关系,这不是重点,原来这个还讲究阴阳调和之理。不过细读之下,我感到有些不妥,可能是还是时代不同吧,古人讲求一夫多妻,只要你有能耐,想娶几个都没问题,但现在只能娶嫁一个。虽然“六宫”“六官”什么的对的很整齐,但是,六宫什么的都是天子的女人,和百官其实没关系。我不竟想,要是皇帝负责统领百官,皇后负责和百官的夫人联络感情什么的,这样不更和谐吗。呵呵,当然这只是我的乱想。因为时间等这种原因,《礼记》没能读得多少,理解不够深刻,还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若时间充分,读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嗯,都是些胡言乱语,希望老师多多包涵。计科二班2012221104210117刘佳庆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