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下半年研究总结一、课题实施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同时照顾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及行之有效的课堂实施策略,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2.研究的意义注重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使他们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与人交流与表达。培养当今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研究的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时间确定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一)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5年7月)1.开展前期调查,制定研究计划,修改研究方案。2.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3.讨论课题开题的一些具体工作;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安排。(课题组其他成员:李晓风胡仙峰陈慧娟)(二)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1.制定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分析问卷。研究目前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及时调整研究计划、方案。2.2015年上半年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报告。3.收集有关行动小方案、课堂观察表、学生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观摩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4.2016年4月5日给指导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报告。5.2015年下半年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报告。6.2016年4月5日给指导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报告。(三)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7年6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进行结题答辩。三、实施进展情况1.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收集有关行动小方案、课堂观察表、学生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观摩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中期还到吴忠市回报课题中其研究成果以及困惑,和与会专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为后来的研究指明方向.2.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观课、议课,就所关注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倾听状况进行分析。3.实施策略之后,课堂组成员及时召开会议,及时总结,改进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实施。4.召开课题研讨会,集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学论文比赛。5.关注学生的倾听,上观摩课,研讨课,并进行研究分析。6.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有效性的分析与反思。案例一:《认识厘米》案例《认识厘米》已经初步认识了1厘米就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后。师:(出示1根1厘米的小棒)它的长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谁知道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生1:1厘米。生2:1米。师:“刚才讲过了,你怎么还是不知道?你上课在听什么?”……训者怒气冲冲,被训者被迫接受,“屡教不改”。思考:课堂中这种现象,确实让教师恼火。学生显然没有认真听课,只是貌似听课。仔细分析,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学生倾听的习惯不好,表现为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学生倾听的能力欠佳,对所学的理解不了,难以接受,导致倾听效果较差。坐姿端正,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让他们回答问题或是读书,便会出现不知所然的现象。老师还以为他很用心在听课,其实不然,这就是“假”听。案例二:《估算》……教师展开单车挂图。师:“你们估估要多少钱?”(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观点。)生1:“200元。”师:“不对,比200元多得多。”生2:“1000元。”(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师:“不对,比1000元少多了。”生3(迫不及待得):“1000元。”……一个同学刚说了一个错误答案,老师或同学给指了出来。片刻之后,另一个同学兴高采烈地发言,竟然又重复了刚才那个同学的错误。思考: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强,他们往往关注谁在说,而对同伴的发言内容总是不感兴趣,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