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很久以前,我就有幸拜读了林格所著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它是国内第一套系统的养成教育专著,是作者经过八年的养成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总结和理论提升,行文通俗易懂。是教师和父母实施养成教育的助手,也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帮手。由于今年又教一年级,对面对新入学的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们,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又捧起了林格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中又得到了许多启示,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林格称习惯培养应当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首先先看自己的父母眼神,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表情,当父母用严厉的神情看他的时候,他会马上意识到这样做不好。但是相反,如果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还对他微笑,那么他就会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同样,在学校我们老师也是一样,当自己的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去教育他们,而是认为无所谓,只是一点小事,那么我们就是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养成了坏习惯,日积月累,当我们以后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改变的时候,可惜已经太晚了,因为学生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我觉得这个观点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效果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在低年级就能形成,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养成,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面对学生,我们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我们老师要做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第1页共2页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娇惯、溺爱,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父母帮着做,孩子会做的事情父母也帮着做,久而久之,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养成他们不好的行为习惯。会造成这种后果其实不怨孩子,是因为我们家长、老师的不敢放手,没有给孩子创造养成好习惯的条件。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每一个人应该且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它像一位长者一样,温和而又不失严肃的告诉我,养成教育在孩子一生中是多么的重要。它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要系统严格。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必读之书。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