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绳绞车安装标准无极绳绞车安装标准1、绞车安装纳米技术的条件与技术要求1.1根据使用的巷道条件、运输对象、使用要求,完成无极绳牵引绞车布置设计。1.2牵引位置控制杆安装位置需要扩巷时,设备架设前先按设计扩巷。绞车、张紧装置、主副压绳轮必须一直处于同一水平面。绞车正前方及尾轮处必须预先设计车场,以保证摘挂钩作业安全。车场长度必须满足作业规定的一列车长度+梭车+过卷宽度的最小长度要求。1.3根据基础图进行基础施工,牵引绞车及主副压绳轮必须打混凝土地基固定,基础上表面应水平。基础要与下工夫巷道底板连接牢固,如巷道底部煤层较厚时,应在基础中加打荠的。1.4装上牵引绞车安装于沥青基础上,使工作时减少震动,以保证稳定。混凝土基础尺寸可参照绞车基础布置图施工,基础应独立,不可与其它基础相连以迪雷省。1.5地脚螺栓孔可在浇灌基础时留出,等设备稳好后再用二次灌浆将10条M30×1200mm地脚螺栓灌入。但须注意:在浇灌基础时要预先留出准备二次灌浆的槽子。基础浇灌须待3~5天混凝土凝固后方可安装绞盘绞车,一周后方可重载运行。1.6主副压绳轮安装在绞车前方,其中心与主机轴线间距为3m,打混凝土基础通过4条M30×1200mm地脚螺栓固定,混凝土基础凝固期不少于4天。主副压绳轮与主副绳中心线必须相符合,规避钢丝绳在绞车驱动滚筒处咬绳。1.7若绞车安装右侧底板完整,且岩性较好时,绞车主机可通过φ20×1800mm高强锚杆打锚定固定,但必须全长锚固。2、压绳轮及托辊安装技术半导体技术建议2.1主压绳轮与尾轮彼此之间不大于30m安装一组托辊,托辊必须保证能够托住主副钢丝绳,不得磨道木。巷道低凹处应卵蛤属压绳轮,压绳轮的数量应根据巷道低凹程度和最大载重量确定;压绳轮安设要牢固可靠,必须采用地锚(或制做混凝土底座)固定。2.2每一组压绳六轮或托辊与对应主副绳中心线一致,防止钢丝绳脱离托辊摩擦固定架。2.3压绳轮或托辊使用扣件与轨道固定牢固。变坡点及转弯区段的压绳轮安设要牢固可靠,必须采用地锚(或制做混凝土底座)固定。2.4压绳轮或托辊必须挂牌运营管理注册号管理。3、主轮安装技术要求3.1尾轮支座首次安装必须打进气道混凝土基础,通过4条φ20×1800mm高强锚杆打地锚或M30×1200mm地脚螺栓固定,混凝土基础的尺寸根据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其凝固期不少于4天;尾轮频繁移动时可以采用四根φ20×1800mm高强锚杆固定。3.2尾轮与支座之间使用φ26×92mm链条通过10t卸扣连接,并用直径不小于φ18.5mm钢管缠绕生根梁至少6圈生根,紧固绳卡不得少于6付,并有时候检查松动状况。3.3尾轮必须安装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尾轮护罩尺寸为500×500×300mm,采用δ3的钢板加工制作,加工时预留好固定地脚通过轮轴轨道压板螺栓固定。4、张紧装置安装技术要求4.1张紧装置支座必须打混凝土基础通过4条M30×1200mm地脚螺栓固定,混凝土基础的尺寸根据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其凝固期不少于4天。4.2张紧装置导向四圈的方向,必须缆绳与滚筒钢缆的走向保持一致。4.3张紧油缸与支座连接时,必须是缸体与支座进行连接,铝合金下方植龙类使用方木支垫稳妥。4.4张紧装置与绞车主机之间应采用1200mm高护栏全长防护,护栏框架应采用3/4"镀锌钢管,中间应采用1/2"镀锌钢管制作,间隔不大于150mm,护栏与底板可靠固定(具体要求见附图)。护栏要求统一刷红白相间的防锈漆,间距为300mm。5、梭车安装技术要求5.1主绳一端穿过跑车防护装置固定孔后在楔形块处锁紧,绳头用四个与绳径匹配的绳卡上紧;另一端穿过跑车防护装置固定孔后在另一侧储绳轮上固定,绕过楔形块后将多余的钢丝绳在储绳轮排齐收紧,用四个与绳径匹配的绳卡将钢丝绳八个卡紧。5.2收放钢丝绳后,应将定位销插入储绳筒固定孔内,防止储绳筒在运行中转动,使钢丝绳脱出。5.3运输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时,梭车要增加配重,防止掉道,配重块在梭车上必须固定可靠。5.4安装演算法及注意事项:5.4.1如牵引绞车为解体下井(解体时须作好记号,尤其是垫铁的对应记号),先在安装地点进行组装,然后利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将设备移动到基础上,再固定地脚螺栓。5.4.2钢丝绳进水运行环境必须保持底板无积水,顶板无淋水。6、无极绳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