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质量创新工作汇报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今年以来,电视台勇立改革潮头,不断更新媒体经营理念,培育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新闻宣传质量,其他各项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员工内部活力1、明确新一轮发展目标。根据电视生存与发展的实际,台里明确提出了新一轮的战略目标,即新闻立台,整合资源,融入市场。并采取了“创品牌,强素质,连市场”的系列举措,力争将电视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县(市)级电视台。2、实施一系列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台长专项奖励资金、月度新闻好作品奖、重大活动专项奖、外宣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重奖在外宣工作中业绩突出者、内宣新闻好稿评比中的获奖者以及大型活动、主题报道的有功之臣。今年5月底,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赞誉,台里对在策划、组织、导演、导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每人分别给予了800-1000元的奖励。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视工作量分别给予100-200元的奖励。台今年以来用于外宣等活动的专项奖励资金近10万元。3、建立全新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以岗定薪、片酬挂钩、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薪酬方案,按照在“一线人员中做加法,二线人员中做减法”的总体原则,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计酬方式及奖惩措施。特别是针对一线采编人员,除完成基本采编任务发放基本工资外,其余绩效工资按发稿得分考核,每月累计得分越高,奖励性绩效越多。七月份,记者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青年记者喻钱月收入达3219元,为全台记者中收入最高。由于少数记者没有完成采编任务,被扣去300-700元不等的基本工资,加上奖励性绩效少,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月收入最高与最低之间之间相差近2000元。4、构建媒体联动协作机制。以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第1页共4页围绕全台共同的宣传、创收目标,一是加强内部资源整合,针对一线栏目组人手紧缺的现状,通过思想动员,激励机制引导,将3名年轻的二线人员充实到采编岗位。二是加强本系统三家媒体的融合,切实改变广播、电视、周刊三家媒体各自为战、自成一体的局面,建立了三家媒体联动协作机制,由三家媒体的主要负责人轮流牵头,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召开一次媒体联席会议,主要是交流新闻信息,确定各媒体宣传重点,商讨大型活动方案,组织舆论监督的共同策划和整体出击。如由广告中心承办的“零零后大秀场”活动,受广告中心人力资源的制约,活动举办难以出彩。媒体联动协作体召集三家媒体的策划、导演人才,共同献计献策,策划并制订了活动举办方案,如今,“零零后大秀场”活动正按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实施两个多月来,通过信息共享、人员共用,形成了广电全媒体融合的整体合力。二、创新宣传手段,着力提升新闻宣传质量1、加强新闻策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狠抓了台编委会主题策划,各栏目组的周策划和采编人员的动态策划三级策划机制,切实做到新闻宣传每月有重点,每天有亮点。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战役,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了市党代会、市“两会”、“三万”活动、四城同创、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两违”整治、抗旱夺丰收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为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改进会议新闻。一方面注意在报道中少说空话、套话和废话,增强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求实,形式上求新。做到不重复会议议程,学会从会议中提炼领导强调的要点,突出会议重点,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同时,充分运用了穿插背景画面、数据、图表、字幕等形式,丰富了会议新闻内容,美化了新闻形式。3、抓好典型报道。注意更新报道理念,改变居高临下“说教式”的宣传方式,做到“硬”新闻“软”表现,“软”新闻突出人性美、人情美、道德美,并着重抓好典型宣传报道。今年来,台先后开展了“十大道德模范”、“寻找最美人”系列第2页共4页典型人物报道。如:从今年4月份推出的“寻找最美人”系列报道,先后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