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荒漠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读图完成第1~2题。1.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大陆是()A.①B.②C.③D.④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来源:学。科。网Z。X。X。K]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第3~5题。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源头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来源:学+科+网]5.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③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④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乙)”,完成第6~7题。6.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大气污染7.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第8~9题。8.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9.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1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11.对图示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总体呈负相关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C.当地居民活动主要在4700~4900米的南坡附近D.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围场进行1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A地平整土地,林粮间作B.B地修筑梯田,种植水稻C.C地抽水灌溉,开辟茶园D.D地筑坝蓄水,建水电站读“我国6省区天然草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完成13~14题。13.比较6个省区,可知()A.内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积最广阔B.西藏和黑龙江的理论载畜量较大C.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是黑龙江D.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理论载畜量高14.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PRSD.GIS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完成15~16题。15.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C.丙-水土流失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16.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D.中低产田的治理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600400~700300~900丁>1600>700>900217.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a地—种草护坡B.b地—沟头防护C.c地—打坝建库D.d地—修筑梯田下面是贵州省某山区某县1961年和2011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表。据此完成18~19题。年份项目19612011耕地面积(km2)400521森林覆盖率(%)36.7920.46年降水量(mm)13691087气温年较差(℃)24.127.6雨季地表径流量(亿平方米)7.18.2水土流失面积(km2)3168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人口(万人)21.540.118.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19.与1961年相比,该县2011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