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上学期四校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1~3题。1.图中③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A.约高6%B.约低6%C.约高1%D.约低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下图是奥地利1951~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4、5题。4.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A.1961~1970年B.1971~1980年C.1981~1990年D.1991~年5.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A.负增长显著B.机械增长显著C.自然增长显著D.过度增长显著读下图完成第6-7题。6.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B.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少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D.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7.关于城市体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规模等级的城市之间,没有合适的比例关系B.等级越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型读图回答8、9题。8.该城市大气SO2地面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来源可能是()A.生活和取暖排放的废气B.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C.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D.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9.如果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那么该城市的风频图可能是()下表为部分国家某时期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的人数与实际城市化率对比表。据此回答10、11题。国家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养活的人数实际城市化率波兰657%英国6291%美国7077%中国317.6%10.假如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够养活20人,该国的城市化水平理论上可达到()A.35%B.55%C.75%D.95%11.广州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合理发展城市经济,拟进行下列商业和工业活动,计划中较合理的是()①从暖温带地区购进苹果、葡萄、梨等水果进行加工,发展食品工业②从东北、西北运进名贵毛皮,发展裘皮服装生产③利用便利的水运条件运来石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④利用当地盛产甘蔗、菠萝、荔枝等经济作物和水果的条件,发展食品工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2~14题。评份类型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13.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14.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读下面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15~16题。15.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6.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秸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年安徽首座秸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17-18题。17.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A.大豆、高梁秸秆B.水稻、小麦秸杆C.林木的枯枝落叶D.甜菜、棉花秸杆18.利用秸杆发电的好处,正确的是()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9-21题。19.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B.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的分布C.造纸工业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D.年产量>10万吨的造纸厂均分布在地势的第三阶梯20.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纸工业发达,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便利B.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