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51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2009级口腔班周东敏24/12/252主要内容一·Angle理想牙合二·Angle错牙合分类法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24/12/253提要1·对错牙合畸形病因与机制的全面和正确分析是错颌畸形分类的基础。2·错牙合畸形的科学与准确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Angle分类法简明、方便、易懂,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错颌畸形分类法。4·毛燮均分类法将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并从长、宽、高三方面对错牙合畸形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类,充分体现了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形态变化。24/12/254一·Angle分类法的理论基础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恒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位置稳定而不易错位;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基准;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其前后向位置关系的不同而进行分类。24/12/255二·Angle错牙合分类法Angle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class,neutroclusion)ⅠAngle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distoclusionⅡ)Angle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class,mesioclusionⅢ)24/12/256Angle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class,neutroclusion)Ⅰ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即在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而畸形主要表现在牙弓前段。此类错牙合可表现为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牙合,前牙深覆牙合,后牙颊、舌向错位等。24/12/257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24/12/258Angle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Ⅱ,distoclusion)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磨牙为远中关系;如果下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为轻度远中错牙合或开始远中错牙合。若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为完全远中错牙合。24/12/259根据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可分为骨性Ⅱ类和牙性Ⅱ类错牙合。•第二类,第一分类(classⅡ,division1)•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classⅡ,division1,subdivision)•第二类,第二分类(classⅡ,division2)•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classⅡ,division2,subdivision)Angle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Ⅱ,distoclusion)24/12/2510第一分类(Ⅱ1):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唇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深覆盖、深覆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唇露齿。24/12/2511第一分类(Ⅱ1)24/12/2512第一分类亚类(Ⅱ1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24/12/2513第二分类(Ⅱ2):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舌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24/12/2514第二分类(Ⅱ2)24/12/2515第二分类亚类(Ⅱ2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24/12/2516Angle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class,mesioclusionⅢ)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磨牙为近中关系;如果下颌前移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时,成为轻度近中错牙合或开始近中错牙合。若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则称为完全近中错牙合。临床表现:前牙反牙合或对刃。24/12/2517近中错牙合临床表现24/12/2518第三类亚类(Ⅲ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24/12/2519二·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第Ⅰ类——牙量骨量不调第Ⅱ类——长度不调第Ⅲ类——宽度不调第Ⅳ类——高度不调第Ⅴ类——个别牙错位第Ⅵ类——特殊类型24/12/2520第Ⅰ类——牙量骨量不调1·第1分类(Ⅰ1)·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主要症状:牙拥挤错位者·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24/12/2521牙拥挤错位者24/12/2522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2·第2分类(Ⅰ2)·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小于骨量·主要症状:有牙间隙·矫治原则: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24/12/2523有牙间隙24/12/2524第Ⅱ类——长度不调1·第1分类(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