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糖类淀粉+碘→蓝色还原糖+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约2min砖红色沉淀(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实验流程(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结论:组织样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斐林试剂不稳定,应现用现配。(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方法二:取材:花生种子(浸泡),将子叶削成薄片结论:花生种子中有脂肪存在脂肪的鉴定中,实验用的花生种子需提前浸泡3~4h,浸泡时间太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太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选材与制备:鲜肝提取液或黄豆浆滤液结论: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1)实验材料的选择由于本实验是利用颜色反应鉴定不同的物质,因此在实验的选材上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材料本身应无色,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②材料应富含相关物质,使现象更显著。(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鉴定成分还原糖蛋白质鉴定原理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在加热条件下能将Cu(OH)2中的Cu2+还原成Cu+,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双缩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试剂浓度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使用方法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使用条件加热(水浴50~65)℃不加热,摇匀即可实验现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紫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甲液、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使用条件加热(水浴50~65)℃不加热,摇匀即可实验现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紫色习题22、连线题:、连线题:苏丹苏丹ⅢⅢ染液豆浆染液豆浆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马铃薯汁斐林试剂马铃薯汁橘黄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葡萄汁双缩脲试剂葡萄汁蓝色蓝色碘液花生子叶碘液花生子叶紫色紫色基础题1.(1)√;(2)X。典例印证(2010·茂名质检)根据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的含量。(2)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解析]还原糖的鉴定试剂常用斐林剂试,也可用班氏试剂,原理是相同的:还原糖的—CHO将Cu(OH)2的Cu2+还原为Cu+。在蛋白质鉴定中,NaOH的作用是制造蛋白质与Cu2+形成络合物的碱性条件,若Cu2+过量,会与NaOH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干扰现象的观察。[答案](1)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2)过量的双缩腺试剂B会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的原理和方法,还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对生物组织进行某种成分的检测。(2)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3)可以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4)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5)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1.(2008·广东理基)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解析: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的络合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