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一、概念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重症表现常可并发多种疾病,如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二、病因病机1、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2、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3、基本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4、病理性质:本虚标实。三、诊断依据1、病史:家族史2、临床表现:(1)三多一少;尿有甜味。(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酗酒,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症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四、辩证要点1、辨病位上消—肺燥—多饮中消—胃热—多食下消—肾虚—多尿标—燥热本—阴虚2、辨标本3、辨本证与并发症六、分证论治:1、上消肺热津伤证——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病机:肺脏燥热,肺失治节。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主方:消渴方五、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2、中消(1)胃热炽盛证——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病机: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津耗液。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主方:玉女煎(2)中气亏虚证——症状: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脉弱。病机: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主方:七味白术散3、下消(1)肾阴亏虚证——症状:尿频量多,浑浊如脂,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病机: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治法:滋阴固肾主方:六味地黄丸(2)阴阳两虚证——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焦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病机:阴损及阳,肾阳虚衰,肾失固摄。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主方:金匮肾气丸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指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综合性、不易治愈的疾病。临表—三多一少,血糖值不稳定或持续偏高。血糖值空腹血糖值—十二小时未进食早上空腹,经脉血血糖值: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到两小时血糖值:6.1—7.8随机血糖值:任何时候都应小于11.1以上所述为正常血糖值前期表现•1、三多一少•2、溃疡不宜愈合•3、皮肤瘙痒、内外阴瘙痒•4、视力进行性下降糖耐量试验•确诊糖尿病应在正规医院确诊•常用方法为糖耐量试验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多为遗传先天性,年纪小,寿命短,依靠外源性胰岛素。2型糖尿病—非依赖型。胰岛素失活型—受体、信号、疲累、等。病因•1、各种原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2、情绪导致•3、饮食问题•4、压力•5、肥胖代谢•6、其它并发症•1、眼病•2、脚病•3、肾病•4、心脑血管疾病•5、总则为血管的损伤治疗•1、尽量使用胰岛素•2、2型应积极使用受体激活剂•3、为什么使用胰岛素饮食、运动、水果•1、饮食要科学规律符合糖尿病要求•2、运动要达到时间和严格掌握饭后40分或一小时运动•3、水果选多糖,量少、哎两餐之间•4、如没必要患者在睡前4小时不应饮食权健产品•1、三多一少为我产品治疗范畴{病初或病中】•2、吃我产品初期不减少原药物使用•3、减药应在服用我产品20天左右,检测血糖逐渐减少•4、服用我产品期间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5、治疗结束后应加服三个月【六味地黄丸】心悸一、定义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类证鉴别惊悸与怔忡鉴别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经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惊悸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辨证论治1.心胆虚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