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中暑中暑中暑的致病因素中暑的致病因素高温环境作业温度>32℃、湿度>6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一、临床特点一、临床特点(1)热痉挛(2)热衰竭(3)热射病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临床表现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1.高热、无汗、昏迷是本病的特征2.软弱无力、头晕、头疼、恶心、多汗3.嗜睡、谵妄和昏迷4.紫绀、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可有心律失常5.抽搐、休克。1.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2.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3.酸中毒,轻度低钠、钾血症1.大量出汗后突然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2.好发于四肢和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发时缓。3.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病因分类病因分类二、诊断二、诊断1先兆中暑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和注意力不能集中2轻度中暑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博细弱、体温继续升高3重度中暑昏迷或抽搐,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三、急救处理三、急救处理物理降温吹风、冰袋擦浴、浸泡吸氧药物降温氯丙嗪(冬眠灵)综合与对症治疗补液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防治脑水肿和抽搐急救处理中暑抢中暑抢救救1.概念即冷损伤(coldinjury),是低温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引起的损伤.冻伤2.易感因素慢性疾病营养不良饥饿、疲劳年老、神志不清痴呆、醉酒休克和创伤等冻伤冻伤局部冻局部冻伤伤一、临床特点一、临床特点按损伤范围按损伤性质1.全身性冻伤2.局部性冻伤1.非冻结性冻伤2.冻结性冻伤•局部冻伤•冻僵分类临床表现1.非冻结性冻伤局部红肿\水疱2.冻结性冻伤•局部冻伤:常发生在鼻、耳、颜面、手和足等暴露部位•冻僵:表现为低体温,易发生在冷水或冰水淹溺临床分级1.Ⅰ度冻伤:冻伤局部皮肤微绀,有痒痛烧灼感,也叫冻疮。2.Ⅱ度冻伤:局部皮肤紫绀,疼痛加剧,有水疱形成。3.Ⅲ度冻伤:局部皮肤全层坏死,黑褐色,皮肤功能丧失,痛觉反而减轻或消失。可达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4.Ⅳ度冻伤:严重者可造成肢端脱落。临床特临床特点点非冻结性冻非冻结性冻伤伤局部冻结性冻局部冻结性冻伤伤冻僵二、生命指征评估二、生命指征评估1冻伤原因类型,持续时间,开始施救时间2低体温程度,复温效果3意识、脉搏、呼吸、血压,判断心脏停搏,观察复苏效果三、急救处理三、急救处理1.一般处置有维持灌注心律患者,救助的重点是保温和积极复温.2.心肺复苏如心脏停搏,立即给予心肺复苏3.综合措施1、冻僵复温消毒干纱布包扎或暴露疗法保持创面干燥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坏死组织边界清楚,予以切除I度Ⅱ度2、局部冻伤Ⅲ度Ⅳ度局部涂冻疮膏,每日温敷创面数次创面情况每日换药,用无菌纱布包扎33、非冻结性冻伤、非冻结性冻伤立即移入温室并脱去浸泡的衣物,协助肢体运动,改善肢体循环。1对全身冻僵者采取“迅速复温法”复温,复温的时间为15—30分钟。2切忌强行撕拉,可一同放入温水中。禁用火烤或用雪块摩擦受冻部位。3大面积冻伤可用热毛巾热敷加温至皮肤发红为止。44、处理注意事项冻伤部位可用消炎软膏涂抹;如皮肤破裂,可用消毒敷料包扎,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是指由脑部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和脑室内出血,其中动脉破裂出血最为常见脑出血脑出血脑出血1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在慢性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23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4高血压脑出血直接来自较大的脑底动脉一、概述一、概述出血的原发动脉血肿扩展的方向脑实质破坏的程度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量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前驱期一般病前无预感,少数患者在出血前数小时可有头晕、头痛等发病期与出血的部位、速度、出血量有关。起病急骤,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即可发展到高峰,也可在数分钟内陷入昏迷临床表现脑室出血壳核-内囊出血原发性脑干出血小脑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出血部位1.壳核-内囊出血最常见,约占脑出血的60%出血病灶对侧常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等的“三偏综合征”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