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伴性遗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哪些明显的平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哪些明显的平行关系?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也具有相对稳定性。2、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染色体也是成对的。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4、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实验证据实验证据(摩尔根与他的果蝇)(摩尔根与他的果蝇)实验证据实验证据(摩尔根与他的果蝇)(摩尔根与他的果蝇)摩尔根首次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如决定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和一个特定的染色体以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新的疑问?新的疑问?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无数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这种对应关系吗?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分类伴X遗传伴Y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YY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XY同源区段XX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XY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B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红绿色盲检查图伴性遗传之伴X隐性遗传据统计: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色觉基因型性别女男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XBXBXBXbXbXbXBYXbYBBBbbbBb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①XBXB×XbY:②XBXb×XBY:1/2正常♀(携带者XBXb)、1/2正常♂(XBY)1/4正常♀(XBXB)、1/4正常♀(携带者XBXb)1/4正常♂(XBY)、1/4色盲♂(XbY)③XBXb×XbY:④XbXb×XBY:1/2正常♀(携带者XBXb)、1/2色盲♂(XbY)1/4正常♀(携带者XBXb)、1/4色盲♀(XbXb)1/4正常♂(XBY)、1/4色盲♂(XbY)男性的Xb只能从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母亲女儿1交叉遗传(隔代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的遗传特点:XXBBbXXBXYBXXXYXXBBBbBXYbXYbXBY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者。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即“母病,父子病”)4、男性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思考、讨论抗维生素抗维生素DD佝偻病佝偻病伴伴X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这种病患者的小肠由于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于对钙、磷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常表现出碍,病人常常表现出OO型型腿、腿、XX型腿、骨骼发育畸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形、生长缓慢等症状。这种病受这种病受X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显性基因(DD)控制。)控制。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用d表示)患者基因是显性的(用D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XDDXXDdXXddXYDXYd患者正常患者正常基因型分析伴性遗传之伴X显性遗传患者归纳遗传特点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的遗传分析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3)父病,母女病;4)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5)女性正常,其父和儿都正常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交叉遗传(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代代相传(3)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小结:3.伴Y遗传病的特点(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