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30-50年代核能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50-70年代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古代生命科学近代西方现代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现代:实验法•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植物达200多种。诗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该书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本草纲目》共有52卷,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又是一本生物学巨著。载有药物1892种,记载了可供药用的1094种植物和444种动物,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西方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进行过广泛的观察古罗马医师盖伦用牛、羊、狗和猴等动物为材料,进行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似的推论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胞发现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1635~1703)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胡克的发现对细胞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604年,荷兰眼镜商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细胞。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生物进化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详细阐述了进化论的有关证据和论点,生物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生物遗传规律的发现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生物遗传规律的发现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进一步揭示了遗传机制。微观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建立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从此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到分子水平的新阶段,并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突破了一般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界限,带来了人工合成生命的曙光,打破了生命神创论,揭示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宏观领域——生态学逐渐兴起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克隆羊“多利”的培育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培育出克隆羊“多利”,这是人类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动物的重大突破。干细胞的研究干细胞是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起“主干”作用的细胞。它的特点是既能通过分裂自我更新,又能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干细胞可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科学家首次用干细胞培育出万能血型(图)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