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构成与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构成与取向取向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四节社会工作价值观核心原则第四节社会工作价值观核心原则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宗教宗教道德道德社会理想社会理想知识知识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实证主义乌托邦思想人道主义社会工作图3-1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图示一.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基础1.宗教团体•许多宗教团体,例如救世军、基督教服务处、基督教青年会等,作为社会福利机构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个人信仰•社会工作者当中有许多都有着天主教、基督教信仰背景。3.基督教教义•爱、施、救赎等伦理道德思想。爱是《圣经》中强调的信仰核心内容与道德最高境界,爱要献身于他人的福利,爱是无条件的;人要服务于人,这样的施,不仅是一种善举和美德,更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手段。4.新教伦理•改革兴起后,新教伦理从人对神的义务引申出人对人、人对自然的义务,并提出平等观、天职观,这些思想和概念对志愿工作者的发展增加了动力。5.意义•因此,犹太教-基督教在历史发展中有助于“利他主义”社会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而这个思想又成为社会工作的思想基础。此外,新教伦理中人性罪恶、自我负责、劳有所得、法律秩序、助人自助等价值观念,也与当今社会工作专业的许多价值观是一致的。二.人道主义1.人道主义的兴起•中世纪神学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价值,否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及提倡禁欲主义等观点,文艺复兴兴起了“人文主义”运动,并逐渐演化为一种人道主义运动。2.人道主义运动的实质内容①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②它试图建立一种没有神学意味的哲学基础作为人们行动指南。它的内容包括哲学上的人本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伦理上的人道主义。3.意义•人道主义运动不仅将人们从中世纪的阴影中解放出来,还为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的养料,并且成为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来源之一。三.实证主义1.产生•实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其背景是欧洲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日益发达,以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断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2.基本内容•实证主义认为神学和形而上学都不是完美的知识,只有基于感官经验获取的可检验与可观察的知识,才是唯一客观可信的知识。实证主义假设知识的统一性和科学的统一性,认为不存在本质上互相区别的认识方法,并强调将非描述性陈述从知识和科学领域清除,以此保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3.对社会工作的意义•价值观应付诸实践,因此实证主义促进了社会工作不断发展自身的经验性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的方法与技巧,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提供基础。四.乌托邦1.乌托邦utopia,源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2.乌托邦的主要思想特征•即是空想,但是它表达了人类理想。正是这些美好的人类愿望和至善的理想,为人类向更加理想的社会奋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鼓励人们去追求更美好、善良的事物,激励人们去从事助人的服务活动。3.乌托邦与社会工作①虽然社会工作的具体目标因不同国家社会而异,但是其实践中所蕴涵的追求真善美的乌托邦思想却是一致的。主要包括:社会正义、平等、自由、友爱、幸福、民主等。②社会工作的乌托邦思想是通过倡导政治、经济与社会理想来达到至善与美好的信念。所以,社会工作者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而是务实的乌托邦思想家。乌托邦思想成为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社会改良的动力;这些思想的理想性也鼓舞他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成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成及取向及取向社会工作价值观构成社会工作价值观构成社会工作价值观取向社会工作价值观取向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