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理论之三大激励理论100902133邱莹100902134林婉婷100902135赖幼彬100902136余腊梅100902137林艳源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作为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学派.行为科学简介产生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人的观念变化。工人地位的提高——引起注意。科学管理的片面性。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心理学的发展。《国际管理词典》指出:行为科学主要是对有关工作环境中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变革、管理风格、培训和评价等领域。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的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的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行为科学概念综合性:综合了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成果。边缘性: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用性:应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哲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综合程度很高的应用科学。12/25/24群体行为理论个体激励理论领导效能理论12/25/24目录页一、个体激励理论11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1908-197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主要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和人》理论要点:人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欲望的影响和驱动,但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已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人的需要由于重要程度和发展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一定的层次性;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12/25/24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尊、受别人尊敬)社交的需要(友谊、归属、爱情等)安全的需要(安全感、人身安全、工作安全等)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生理)即职工能够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尊重和自我满足,即一个人要做他最适宜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力,成就他所能达到的任何事物。12/25/24奥德弗:美国耶鲁大学行为学教授、心理学家。E——Existence生存R——Relatedness归属G——Growth发展在生存需要满足以后,交往的需要就会产生。交往的需要部分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发展的需要。“挫折——回归”假设:当人交往的需要未能满足而受到挫折时,会回归到生存的需要。12/25/24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权力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主张研究人的高层需要;强调成就需要对人的影响;人追求成就的欲望可以培养。12/25/24三种需要理论的比较发展需要交往需要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ERG理论马斯罗需求层次成就需要论12/25/24三种需要理论的比较•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联系:–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发展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区别:12/25/24三种需要理论的比较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五种需要是内在的、生来就有的三种需要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可以学习的需要严格按照由低级到高级逐级上升可以越级;遇到挫折需要层次下降并且:成就需要与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放眼在高层次的需要2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Herzberg)在阿基里斯(Chris.Argyris)“成熟-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了3000名工程人员和会计师。保健因素: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没有,会引起不满意。有,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激励因素:——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如果具备这些因素,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没有,不会产生不满意。有,产生巨大激励与满足。)12/25/24保健因素:•1、公司的政策和管理2、技术监督•3、与监督者的关系4、与同级的关系•5、与下级的关系6、工资•7、工作安全8、个人生活•9、工作条件10、地位12/25/24激励因素:•1、工作上的成就感•2、良好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3、重视和提升•4、工作本身•5、个人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