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抗栓与溶栓治疗规范化抗栓与溶栓治疗ACCP7ACCP7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陈良龙FightingCVDACCP7ACCP7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建议分级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建议分级ACCP7ACCP7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所采用的建议分级抗栓与溶栓治疗指南所采用的建议分级推荐等级风险/获益证据强度及来源意义1A明确无局限性的CRT研究强烈推荐1C+明确无RCT研究但证据明确强烈推荐1B明确有局限性的CRT研究强烈推荐1C明确观察性研究中等推荐2A不明确无局限性的CRT研究中等推荐2C+不明确无RCT研究但证据明确不太推荐2B不明确有局限性的CRT研究不太推荐2C不明确观察性研究极不推荐S1维生素维生素KK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用FightingCVD维生素维生素KK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口服抗凝药物起始治疗的适宜剂量口服抗凝药物起始治疗的适宜剂量建议大多数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第一天或第建议大多数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第一天或第二天的起始剂量为二天的起始剂量为5mg5mg到到10mg10mg,根据,根据INRINR值来决定以值来决定以后的剂量。(证据级别:后的剂量。(证据级别:2B2B))•高龄患者的抗凝治疗高龄患者的抗凝治疗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衰弱、营养不良、充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衰弱、营养不良、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肝脏疾病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血性心力衰竭或肝脏疾病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5mg5mg。。(证据级别:(证据级别:2C2C))•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频率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频率建议口服抗凝药物应用建议口服抗凝药物应用2-32-3次剂量后开始监测次剂量后开始监测INRINR。。(证据级别:(证据级别:2C2C))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剂量稳定的患者,建议监测的间隔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剂量稳定的患者,建议监测的间隔时间不超过时间不超过44周。(证据级别:周。(证据级别:2C2C))维生素维生素KK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非治疗范围非治疗范围INRINR时剂量的调整时剂量的调整•INRsINRs高于治疗范围但高于治疗范围但<5.0<5.0,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建议,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建议减量或暂停用药。增加监测频率,但减量或暂停用药。增加监测频率,但INRINR降至治疗范围时降至治疗范围时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果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如果INRINR仅仅略高于治疗范围,仅仅略高于治疗范围,无须调整剂量。(证据级别:无须调整剂量。(证据级别:2C2C))•INRs≥5.0INRs≥5.0但但<9.0<9.0时,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暂停下一次时,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暂停下一次或两次用药,增加监测频率,当或两次用药,增加监测频率,当INRINR降至治疗范围时从小降至治疗范围时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或暂停一次用药并给予维生素剂量重新开始治疗。或暂停一次用药并给予维生素K1K1((11——2.5mg2.5mg口服)口服),,尤其当患者出血危险增加时。如果患者尤其当患者出血危险增加时。如果患者因接受紧急手术而需要快速逆转因接受紧急手术而需要快速逆转INRINR,可应用维生素,可应用维生素K1K1(≤(≤5mg5mg),),INRINR将于将于2424小时内下降。如果小时内下降。如果INRINR仍较高,仍较高,可重复应用维生素可重复应用维生素K1K1((11——2mg2mg口服)。(证据级别:口服)。(证据级别:22CC))维生素维生素KK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拮抗剂的药理学和应用非治疗范围非治疗范围INRINR时剂量的调整时剂量的调整•INRs≥9.0INRs≥9.0,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建议暂停华发林治疗,如果患者无明显出血,建议暂停华发林治疗并给予较高剂量的并给予较高剂量的K1K1((55——10mg10mg口服),使口服),使INRINR于于2424——4848小时内稳固下降。增加监测频率并在必要时重复应用维小时内稳固下降。增加监测频率并在必要时重复应用维生素生素K1K1。当。当INRINR降至治疗范围时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降至治疗范围时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证据级别:(证据级别:2C2C))•INRsINRs升高伴严重出血的患者,建议暂停华发林并给于维生升高伴严重出血的患者,建议暂停华发林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