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解析: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文学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科学技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答案:C2.(·淮安模拟)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B“”.文化大革命中C.1958年大跃进中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沙家浜、红灯记、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看出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这是文革中的景象。答案:B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全面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C.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加强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解析: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答案:C4.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解析: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B项的说法不正确,对传统文化不“”存在全面清算的问题,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答案:A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解析:本题旨在要求学生认识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出现曲折的原因。在学术上允许“百家争鸣,如果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鸣看成阶级斗争,会严重干扰和损害双”百方针,就会出现曲折。答案:D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①重视全面发展②重视德育③教育要面向世界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重视全面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故①②④正确。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国家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出的指导方针是()A.优先发展教育B.尊师重教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科教兴国“解析: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发展战略,尊师重教是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才是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答案:C8.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A.百家争鸣B.文化大革命C.科教兴国D.百花齐放“”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排除A、D;B明显不正确。答案:C9.(·汕头市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A.高等教育越来越受民众重视B.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C“”.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解题关键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