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艺(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山东省济宁市统考)“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原子能、原子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答案:B2“”“”.《江门日报》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他()A.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析:解答本题要围绕袁隆平的贡献去思考。答案:A3.年5月16日,电影《邓稼先》在江苏常州首映,该片以我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而无私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这体现出()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②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③其成就促进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④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作为两弹元勋,邓稼无为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体现出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①②③④都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C4.(·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检)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解析:材料信息显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国家大力创办工科学“”“”院,削减人文学科和综合性大学,这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的一五计划有关。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答案:A5.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A.百家争鸣B.文化大革命C.科教兴国D.百花齐放“”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排除A、D;B明显不正确。答案:C6.烟标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上,种类繁多,图文精美,蕴藏着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是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载体。右面这枚烟标反映的史实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解析:正确解读图片,图片显示的是东方红卫星发射的纪念烟标。答案:B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①重视全面发展②重视德育③教育要面向世界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重视全面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故①②④正确。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8.(·济宁市高三质量检测)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解析:注意时间1958”“”年。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这种说法本身违背了教育规律,“”体现了想迅速改变教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