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种分离和鉴定技术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获得纯培养物对微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纯培养物是指来源于同一单细胞的细胞群体。液体培养基菌悬液连续稀释培养容器中仅含1个菌体单个菌体纯培养物固体培养基无菌土豆片(1881年)很多细菌不能在土豆上生长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明胶固化)明胶高温易溶化不能37°C培养琼脂固体培养基(1882年)一直沿用至今方法冗长结果不稳定易污染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纯培养物分离方法固体培养基分离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平板倾注法稀释摇管法液体培养基分离单细胞(孢子)分离选择培养分离涂布平板法1、少量样品加到平板中央(1mL)2、玻璃三角涂棒浸入酒精3、沾有酒精的涂棒在火焰上灼烧后使其冷却4、无菌涂棒将样品均匀涂布琼脂培养基表面,适当条件下培养平板划线法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平板划线法斜线法: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菌悬液一环,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养皿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曲线法:将挑取有样品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作连续划线。平板倾注法对起始样品进行连续10倍稀释,将高稀释倍数的样品与冷却至适当温度的溶化琼脂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后混合均匀,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培养基表面菌落为圆形,而培养基内部菌落呈豆状或透镜状。稀释摇管法适合厌氧菌的纯培养物分离无菌琼脂培养基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待分离的菌种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摇匀、冷凝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液体培养基分离不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仍需要用液体培养基分离来获得纯培养。稀释法是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在同一个稀释度的许多平行试管中,大多数(一般应超过95%)表现为不生长。单细胞(孢子)分离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法是采取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较大的微生物,可采用毛细管提取单个个体。个体相对较小的微生物,需采用显微操作仪,在显微镜下用毛细管或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单细胞分离法对操作技术有比较高的要求。单细胞(孢子)分离选择培养基分离传统选择性培养基血平板:适于各类细菌的生长,一般细菌检验标本的分离,都应接种此平板。巧克力血平板:其中含有V和X因子,适于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菌等的标本。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蓝平板:可抑制革兰阳性细菌,有选择地促进G-菌生长,是较好的弱选择性培养基。麦康凯平板:具中等强度选择性,抑菌力略强,有较少革兰阴性菌不生长。SS琼脂:有较强的抑菌力,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碱性琼脂:用于从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及其它弧菌。血液增菌培养基:用于从血液、骨髓中分离常见病原菌。营养肉汤:用于标本及各类细菌的增菌新型显色培养基: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生的酶与相应显色底物反应显色的原理来检测微生物的培养基。微生物快速分离、计数方法PetrifilmPlate(3M)微生物快速分离、计数方法3MPetrifilmPlateAerobicCountPlateColiformCountPlateRapidColiformCountPlateE.coli/ColiformCountPlateEnterbacteriaceaeCountPlateYeastandMoldCountPlateStaph.aureusExpressCountPlateEnvironmentalListeriaPlate微生物快速分离、计数方法CompactDry(NISSUI)微生物快速分离、计数方法CompactDry(NISSUI)微生物菌种鉴定技术分类等级界(Domain)门(Phylum)纲(Class)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三界系统发育树细菌真核生物古菌“种”微生物基本分类类群微生物菌种鉴定技术“种”的定义:一个种(基因型种)是有相似G+C组成并通过DNA杂交试验判断有70%或更大相似性的菌株的集合。表征分类(Phenoticsystem)数值分类(NumericalTaxonomy)系统发育分类(Phylogenetic)多相分类(Polyphasic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