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指由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的病理过程。正常人在静息时的PaO2随年龄及所处海拔高度而异。明确诊断有赖于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升高PaCO2>50mmHg作为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当吸入的氧浓度(FiO2)不是21%时,可将呼吸衰竭指数(respiratoryfailureindex,RFI)作为诊断呼吸衰竭指标。RFI=PaO2/FiO2,如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分类按动脉血气呼吸衰竭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只有PaO2↓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除有PaO2↓并伴PaCO2↑PaO2<60mmHg伴PaCO2>50mmHg临床上Ⅱ型呼吸衰竭还见于吸氧治疗后PaO2>60mmHg,但PaCO2仍高于正常水平呼吸衰竭分类病理生理(根据发病机理)分类:ⅠⅠ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换气换气型呼吸衰竭):PaO2<8.0kPa(60mmHg)ⅡⅡ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通气通气型呼吸衰竭):PaO2<8.0kPa(60mmHg)伴PaCO2>6.67kPa(50mmHg)临床上(根据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多由于溺水溺水、电击电击、创伤创伤、药物中毒药物中毒、吸入毒吸入毒性气体性气体、急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cutelunginjury,ALIALI)等所致,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需及时抢救才能挽救生命。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多继发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心病等,起病徐缓,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加重呼吸功能负担,即可出现危重症状,发生呼吸衰竭。无论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都有PaO2↓,所以造成呼吸衰竭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由于组织细胞发生了严重缺氧的问题。体内客观存在的矛盾矛盾耗氧大耗氧大(成人静息状态下,耗氧250ml/min,或360L/d);贮氧少贮氧少(仅1.5L左右,呼吸心跳停止后,即使全部被利用,也只够维持生命活动6分钟);因此缺氧是多种疾病引起死亡死亡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缺氧类型缺氧类型根据原因原因和机制机制不同可分为1、低张性缺氧;2、血液性缺氧;3、循环性缺氧;4、组织性缺氧。(一)低张性缺氧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组织供氧不足所引起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hypotonichypoxia)。常伴中心性发绀。1.原因(PaO2降低的原因):(1)吸入氧分压过低多发生于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高空,也可发生于通风不良的矿井、坑道,以及吸入被惰性气体或麻醉药过度稀释的空气时。(2)外呼吸功能障碍由肺的通气功能障碍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高压时,由于右心的压力高于左心,出现右向左分流,静脉血掺入左心的动脉血中,导致PaO2降低。(二)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不易释出供组织细胞利用所引起的缺氧,称血液性缺氧(hemichypoxia)。由于血氧分压通常正常,所以也称为等张性缺氧(isotonichypoxia)。1.原因(1)严重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液携氧减少导致缺氧。一般当红细胞压积<20%时,才会导致对组织、细胞供氧不足,出现一系列缺氧表现。(2)一氧化碳中毒Hb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O与Hb结合的速率虽仅为O2与Hb结合速率的1/10,但HbCO的解离速度却为HbO2解离速度的1/2100,因此CO与Hb的亲和力是O2与Hb的亲和力的210倍。只要吸入气中有0.1%的CO,即可引起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三)循环性缺氧因有效循环血流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多伴外周性发绀。原因(1)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见于休克和心力衰竭。(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见于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脉管炎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后果取决于发生部位。如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导致心肌梗塞,如发生在基底动脉环,易造成脑血管意外。(四)组织性缺氧由组织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