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外营养李瑞凤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依靠全胃肠外营养(TPN)长期健康生存.全胃肠外营养1992年4月8日,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全胃肠外营养(TPN)孕育的第一人,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胃肠外营养概述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又称静脉高营养(IVH),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又称静脉高营养(IVH),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临床营养重要性国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30%-70%的住院病人在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即存在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以后,可以导致更多的并发症,从而使死亡率增高,康复期延长,住院期延长,临床花费增加,加重了社会、医院及家庭的负担。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康复期和住院期。营养不良与危重症的关系住院患儿30-40%可发生急性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PICU中16-20%患儿入院48小时内存在主要营养物质不良.60%有低蛋白血症急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不良APEM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应激高分解状态应激高分解状态营养素需求增加营养素需求增加丢失过多丢失过多摄入不足摄入不足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代谢病理代谢病理糖元分解糖异生糖利用降低血糖增加蛋白分解糖异生负氮平衡优先动用FFA↑TG↑糖蛋白脂肪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营养不良将使疾病恶化并使病程延长体重丢失免疫功能受损呼吸,消化及心血管功能受损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体重丢失0-10%安全期10-15%进入危险期,如需继续治疗,应开始营养支持20-25%危险期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30-35%恶液质,死亡,马上开始营养支持静脉营养适应症静脉营养适应症不能经胃肠营养者不能经胃肠营养者:严重腹泻、短肠综合征、严重肠道:严重腹泻、短肠综合征、严重肠道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的构造异常或功能丧失。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的构造异常或功能丧失。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不良分解代谢旺盛时期的病人分解代谢旺盛时期的病人:如烧伤、严重创伤或败:如烧伤、严重创伤或败血症。血症。一些临床症状迫使肠完全静止的病人一些临床症状迫使肠完全静止的病人:如坏死性小: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胰腺炎、胃肠瘘或新近做过胃肠手术肠结肠炎、胰腺炎、胃肠瘘或新近做过胃肠手术上呼吸机的患儿上呼吸机的患儿禁忌症禁忌症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肝肾功能不全的应慎用肝肾功能不全的应慎用病人的胃肠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病人的胃肠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养者静脉输注途径1.1.经周围静脉经周围静脉(PVC)(PVC)2.2.经中心静脉经中心静脉(CVC)(CVC)3.3.经周围置中心静脉(经周围置中心静脉(PICCPICC))周围静脉操作方便且全身继发感染的危险性小。输注葡萄糖的最高浓度为12.5%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儿单靠外周静脉途径很难在单位时间内提供足够的液体及热量维持静脉输液时间短。可使用静脉套管针延长了穿刺静脉使用的时间。经外周静脉途径的胃肠外营养只适用于:1、短期需营养支持2、轻度急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围手术期3、不能接受中心静脉插管4、暂时不能确定禁食时间5、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后6、糖利用障碍的患儿中心静脉:操作复杂所需导管价高易出现机械合并症存在全身感染和血栓的危险可输入高浓度葡萄糖(>12.5%);单位时间内可提供较高的热卡和较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开放维持时间长;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一般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大隐静脉及贵要静脉放置单腔或多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周围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