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A.限制国王的权力B.确立君主立宪制C.形成两党制度D.确立责任内阁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A项是继承;C、D两项均为《权利法案》颁布后逐渐确立的;而B项君主立宪制确立是对《大宪章》的创新。【答案】B2.《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解析】根据题目意思,可以推断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判断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A3.(年皖南八校模拟)下面两幅图片中,图一是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大教堂加冕仪式上的情景,真实展现了最隆重的皇家庆典的豪华场面。图二是邓小平会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情景。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英国女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③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A.①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③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对外交流中代表英国,表述正确。排除含③的B、C、D项。【答案】A4.据年7月1日《广州日报》报道:6月27日,英国王室官员“哭穷”,王室缺乏足够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要解决经费问题应通过()A.直接向全国征税B.向英联邦国家募集C.向政府申请拨款D.向外国借款【解析】按照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制度,经费问题由内阁政府掌管。【答案】C5——.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和“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可知这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议会改革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使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答案】C6.下图是年6月12——日,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到英国赴任的情景。她所携带的国书应该递交英国的()A.首相B.内阁C.外交大臣D.国王【解析】英国国王虽然“统而不治”,但其仍然是国家元首,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傅莹带的国书应该交给国王。【答案】D7.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主要是针对()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答案】C8.(年哈师大附中第二次月考)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彻底否定了君主制。这种以“民主”对抗“专制”、“民权”对抗“君权”、“人权”对抗“神权”、“法治”对抗“人治”的体制,有利于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鼓舞人民的斗志,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中的“它”是指()A.1787年宪法B.《大宪章》C.《权利法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