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是()A.地理环境B.生活方式C.政治特点D.民族性格【解析】从题干和选项的关系看,B、C、D三项是希腊历史和文化的具体表现,而A项正是影响这三者的客观原因。【答案】A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资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一改革的评价()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议事会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据材料中“按地产”、“氏族制度失败”等信息可知,符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答案】A3.右图“陶片放逐法”的实际意义是()A.严密控制富人B.监督政府行为C.扩大公民权利D.保障民主机制【解析】本题以“陶片放逐法”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陶片放逐法”的确立,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保障了民主机制。【答案】D4.伯里克利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四百人会议【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即主权在民,体现这一原则的机构是公民大会。【答案】A5.右图是雅典露天剧场的遗址,在古希腊时期,到该剧场观剧有可能得到津贴补偿的是()A.外邦人B.妇女C.奴隶D.成年男性公民【解析】伯里克利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而外邦人、妇女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答案】D6.古代雅典城邦留下了反映城邦生活的丰富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右图就再现了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接受审讯时的情形。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进行处罚()A.十将军委员会B.公民大会C.四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各主要机构的职能,其中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还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参加立法。【答案】D7.伯里克利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而采取的措施有()①为担任除十将军外的一切官职的公民发放津贴②为参政公民大会的公民发补贴③发放“观戏补贴”④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级公民积极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所以①②是正确的,③发放“观戏补贴”是鼓励公民观赏戏剧的,不是鼓励参政的措施。【答案】A8.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前,罗马贵族的特权地位明显,这要表现在()①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②贵族担任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③法律条文清晰明确保护贵族利益④平民没有任何权利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是习惯法,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③④表述错误。【答案】B9.“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指的是()A.民主制度B.公民大会制度C.法律制度D.帝国制度【解析】古代罗马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建立了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律制度。【答案】C10.《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解析】在《十二铜表法》发表前,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该法的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A项最符合题意,B、D两项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况,C项则是《十二铜表法》出现前的情况。【答案】A11.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B.不断强化皇权C.重视思想控制D.重视法律的制定【解析】罗马帝国的皇帝不断完善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的罗马法成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