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2历史1983年DrBrain发明1988年正式投入生产1993年被ASA作为困难气道处理的指南2003年全世界已应用1亿人次以3喉罩的分类根据发展过程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喉罩,临床应用的喉罩有5种类型[3]:①LMA2ClassicTM经典型喉罩:该型喉罩属第一代产品,是经典的和标准的喉罩。②LMA2Flexib2leTM可曲型喉罩:同属第一代产品,喉罩的导管内镶嵌螺纹钢丝,防止导管弯曲时阻塞。③LMA2UniqueTM加强型喉罩:属于第二代产品,喉罩导管中部经过加强,可防止牙齿咬扁。④LMA2FastrachTM可行气管内插管型喉罩:也属第二代喉罩,通过喉罩管道内可引导气管内插管,且成功率较高。⑤LMA2ProSealTM胃管引流型喉罩:是第三代喉罩,喉罩有双导管,一个导管可通气,另一个导管可插入胃管引流,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4喉罩类型标准型通气道喉罩气囊充气管5喉罩类型LMA-Fastrach插管LMAProSeal食道通道非充气喉罩光纤LMA用于指导插管和观察声带6LMA-Fastrach肠梗阻、饱胃急诊手术头、面、颈部大手术特殊体位:侧俯卧、开胸7插喉罩充气囊通气插入导管导管充气囊通气8导管9顶管棒,抽气囊拔喉罩10气道食道双管喉罩LMA-Proseal与食道相连接有效吸引防止误吸方便插胃管11LMAProSealEvans报道300例LMAProSeal,成功率98%,评分为容易91%,平均气道封闭压29cmH2O,20%病人可超过40cmH2O;胃管插入成功率98.6%。术后咽痛23%,24小时后16%。Brimacombe在384例病人多中心研究中,发现LMAProSeal插管较LMA慢,但气道密封好,插胃管快而容易,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咽痛相近。12SLIPA喉罩不充气,形状固定有积液腔13喉罩的适应证:替代面罩和口咽通气道①择期全身麻醉的患者。②急诊科、ICU及各科室急救复苏患者。③气管插管困难患者14替代面罩和通气道用于PACUDob观察了PACU拔管后病人应用LMA和OA各26例,LMA组仅一例病人需要调整,氧饱和度好;OA组维持气道维持重度困难2例,中度5例,轻度12例,7例无困难。Harnett比较了49例LMA和FM,以屏气、呛咳、喉痉挛、分泌物、呼吸道梗阻、氧饱和度低于95%为指标,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LMA15/27,面罩5/22。15替代气管导管(1)适用于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保留自主呼吸的病人,便于观察呼吸,评估中枢功能。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反应小不用喉镜和肌松药便可置入16替代气管导管(2)不希望使用气管内插管的病人急救人员学习容易,效果可靠。未受训的人员第一次插管成功率87%喉罩下施行心肺复苏,86%可获得满意通气效果17替代气管导管(3)与气管插管比较:无喉镜显露、无气管内刺激,应激轻;分泌物少;支气管痉挛少。苏醒时刺激小,氧饱和度维持好。眼科手术时使用喉罩引起眼压升高幅度小,术后较少咳呛,喉罩拔除反应较轻,眼内压波动小。18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Keller用美兰注入左主支气管背侧面,用纤支镜观察40例支气管黏液转运速度10min时LMA13.9+/-2.0mm/min气管导管13.0+/-1.4mm/min60min时LMA13.6+/-2.1mm/min气管导管6.9+/-1.2mm/min19麻醉深度要求低维持所需的麻醉深度比气管插管者浅,麻醉药用量减少。但插入时麻醉过浅容易发生喉痉挛。可不使用肌松药,不发生“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的情况。LMA不会出现导管误入食道未发现的情况20心血管反应LMA较气管内插管(intratrachealintubation)的心血管反应小。LMA避免了喉镜对会厌声门感受器、舌根颈部肌肉深部感受器以及气管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对交感肾上腺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小。可用于高血压、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患者[9]21困难气道控制对困难插管在应用标准面罩和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可用LMA作为紧急气道。作为气管插管的引导,将导引管或纤支镜经喉罩插入气管内。颈椎不稳定者无需对头颈行移动操作。22临床应用LMA还广泛运用于临床急救,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更便捷、更实用、更易普及的呼吸道维持和人工通气方法,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成功率。以往多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12],但前者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易延误抢救时机;而后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切开时技术要求高、损伤大,易产生并发症,手术切口稍有不慎易损伤颈部两侧大血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