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机能学实验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余靖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2【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缺氧、PCO2升高、H+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人工气胸、肺水肿等方法复制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同时观察呼吸功能不全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3家兔,体重2.0Kg以上,雌雄不拘。【实验动物】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4【实验步骤】①称重、麻醉、固定。②气管插管。③右颈静脉插管。一、手术操作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5剑突【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二、观察项目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6【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二、观察项目压力换能器选择菜单:“实验”→“呼吸”→“呼吸运动调节”。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7【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二、观察项目选择菜单:“实验”→“呼吸”→“呼吸运动调节”。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8【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CO2二、观察项目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①外周化学感受器;②中枢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实现的。当血液中PCO2升高时,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其中的H2O结合成H2CO3,随即解离出H+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途径是主要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动脉血PCO2升高,可以使呼吸加强,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可导致呼吸抑制。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9【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缺氧二、观察项目吸入气中O2分压下将可以刺激呼吸,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当缺氧时,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能对抗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促使呼吸中枢兴奋,反射性的使呼吸加强。但严重缺氧时,由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不是以克服缺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则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停止。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0【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H+]:3乳酸2ml二、观察项目H+可作用于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但H+通过血脑屏障慢,所以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发生作用。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1【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H+]5NaHCO36ml二、观察项目NaHCO3中和H+使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减弱,使呼吸减弱。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2【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气胸二、观察项目右胸4-5肋间隙插入16号针头造成右侧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运动经胸壁缺损处自由进出胸腔,伤侧负压消失)。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3【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气胸二、观察项目胸腔积气压迫肺脏,使肺活量和通气量降低,引起机体缺氧。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两种方式增大每分通气量,以补偿肺泡通气量的不足,进行代偿。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4【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气胸二、观察项目动物大多数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幅度增大。部分机能状态较好的动物,能通过单纯增加潮气量进行有效代偿,它们可出现深慢呼吸。当进入较多气体胸腔内,大量的气体影响了肺泡的扩张性,限制了增加潮气量的代偿方式,呼吸幅度相对减小,表现为浅快呼吸。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5【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气胸二、观察项目用20ml注射器将胸腔内空气抽尽,拔出针头,10-20min后呼吸运动即可恢复正常。24/12/26急性呼吸功能不全16【实验步骤】①描记呼吸运动曲线。②观察几个因素对呼吸的影响。③观察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二、观察项目1)描记一段正常呼吸运动曲线,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2)输入生理盐水,80ml/kg,150-180滴/min。3)输完后将肾上腺素0.5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加入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