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个论24/12/26药剂科2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手段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24/12/26药剂科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内容24/12/26药剂科4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指鼻腔-鼻窦、咽、喉部病毒或细菌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毒感染约占90~95%,主要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24/12/26药剂科5临床表现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24/12/26药剂科6治疗对症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细菌感染24/12/26药剂科7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常用药物:溴化异丙托品:可缓解流涕、打喷嚏,特别是病程早期第一天开始使用,主要不良反应为15%~20%的患者的粘液分泌物中带血丝。伪麻黄碱:作用域呼吸道粘膜的α-肾上腺素能手提,可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并具有扩张支气管平滑机的作用,可改善睡眠。不良反应为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失眠、头痛。不宜长期应用。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涕有效,老年人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缺少抗胆碱作用,效果不肯定。24/12/26药剂科8解热镇痛药:发热、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可选择。以对乙酰氨基酚最常用,但忌剂量过大,若过量(成人日服用量超过10g)则会产生中毒症状,初期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厌食和腹痛,服药12~48h内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肝损害表现,严重者可致肝昏迷及死亡。阿司匹林反复应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推荐。镇咳药:为保护咳嗽反射一般不主张应用,但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是可酌情应用,以右旋美沙芬应用较多。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无镇痛作用,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不良反应偶有头晕、轻度嗜睡、口干、便秘等副作用。24/12/26药剂科9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有一定效果。24/12/26药剂科10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结节或气候突变时。可由病毒和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直接引起,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各种过敏原均可引起本病。24/12/26药剂科11治疗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补充足够的热能。抗生素不宜作为常规使用。对症治疗24/12/26药剂科12肺炎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罗音细菌性肺炎最常见24/12/26药剂科13分类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葡菌等G+C;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G-B)非典型病原体细菌所致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患病环境分类CAPHAP24/12/26药剂科14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24/12/26药剂科15CAP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建议1、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抗菌药物选择: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曲伐沙星等)。2、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