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羊感染一种痘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症状:病初患羊体温升高,有浆性、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感染后1-4天出疹。部位多在阴唇、乳房、尾内面、阴囊和包皮等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疹后几天内形成水疱发生化脓和坏疽。羊痘23羊痘诊断•根据流行性和典型症状以初步诊断。应注意羊痘与羊传染性脓疱的区别:患痘羊只出疹、出疱部位多在尾根等无毛处,而传染性脓疱主要在口、鼻、唇等处。4破伤风破伤风的病原菌破伤风的病原菌--破伤风梭菌5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血平板上,有β溶血67生物学性状•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很强–75~80℃10min仍保持活力–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8致病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9致病因子•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对人致死量<1µg)–蛋白质,不耐热。10•典型的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其它11微生物学检查法•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12•简介: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可感染。•病原:病原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特点。病毒对酸敏感,过氧乙酸、次氯酸、乙酸的消毒效果很好。口蹄疫13口蹄疫•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较寒冷时多发。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流行性,流行周期为2-5年一次。•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眼结膜、人工授精来进行直接或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可机械传播本病。14口蹄疫•临床症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随病程的发展,在蹄冠、蹄踵、蹄叉、口腔的唇、齿龈、舌面、口、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几个或更多的米粒大小的水泡,并可融合成更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的烂斑,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严重的蹄壳脱落,出现跛行。15口蹄疫•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泡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发生烂斑和溃疡,有黑棕色痂块。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性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称为"虎斑心"161718口蹄疫•诊断:根据病的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区别于水泡病、水泡疹、水泡性口炎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特异性诊断方法是补体结合实验和乳鼠中和实验。•多用相关抗原VIA免疫琼脂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实验。•目前条件下多用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19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或flu,简称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全球性发病,每年有数百万人患病。多少个世纪来引起流行和大流行。20流行性感冒北半球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或初春。感染者通过咳嗽、喷嚏引起呼吸道分泌物产生飞沫,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播。21流行性感冒*各年龄组人群均可罹患*大部分疾病过程呈自限性,少部分引起中重度疾病,导致磋工、磋学,并发症如肺炎和心脏受累是病人住院和死亡的病因*严重的人类疾病负担22流行性感冒病毒人类呼吸道病毒人类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A、、BB、、CC和和ThogotovirusThogoto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4鼻病毒(大于100个血清型)腺病毒(9个血清型)冠状病毒(3个血清型)其他(HSV、EB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汉塔病毒MetapneumonicVirus23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分成四种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流感病毒CThogotovirus24凝血素神经胺酶基质蛋白双层脂酯多聚酶核蛋白RNA25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流感病毒带有两种表面糖蛋白流感病毒带有两种表面糖蛋白::凝血素(haemagglutinin,简为HA)神经胺酶(neuraminidase,简为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