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学任课教师:张英媛•目前,全世界死于创伤的人数约为百万,伤数也千万,我国每年单独因交通死亡就有十多万人,伤数百万人,且逐年上升,创伤在我国死因中与中毒同居第四位,尤其是在青壮年中,创伤在疾病死亡中居首位。第一章创伤急救概念考试概念范围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某种因素,如机械性(如打击、钝伤、挤压等),物理性(高热、冷冻、放射等)、化学性(酸性、碱性)和生物性(虫蜇、蛇咬)因素造成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和其他器官的损伤。•创伤的分类方法•一、按伤口是否开放•(一)开放性创伤•1切伤和砍伤•2刺伤•3撕裂伤•(二)闭合性损伤•1挫伤•2挤压伤•3扭伤•4震荡伤•5关节脱位•6闭合性骨折•7闭合性内脏伤•二、按创伤的部位•(一)颅损伤•(二)颌面颈损伤•(三)胸部伤•(四)腹部伤•(五)骨盆部伤•(六)脊柱脊髓伤•(七)上肢伤•(八)下肢伤•(九)多发伤•(三)按致伤因子分类•冷武器伤、火器伤、烧伤、冻伤、冲击伤、化学伤、放射性损伤创伤评分•采用量化的手段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称为创伤的评分。•创伤的评分大体可分为三类:①以生理指标变化为依据②以损伤的解剖部位为依据的评分③生理和解剖相结合的评分(多选)•修正的创伤记录分急救工作的组织•一、组织工作•急救是指在现场对危重伤员采用的一种紧急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挽救伤员的生命,并防止进一步恶化,尽量减少其痛苦和并发症,给医院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一、组织工作•(一)组建医疗队•(二)有组织有计划的救护•(三)有次序地救护抢救-诊断-治疗•(四)手术的先后•(五)手术的原则•手术原则应做好心理护理,宁小勿大,宁易勿难,带伤员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再进行彻底治疗。现场急救与转运•创伤病人急救处理的目的是抢救生命,避免继发性损伤,防止伤口感染,减少痛苦,创造运送条件,尽快将伤员搬送到邻近的医疗机构,以便使伤员获得及时妥善的安置。(一)现场急救(论述)•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杂物、口咽管通气、插管、切开气管•2止血压迫、加压包扎、填塞、止血带•3休克的处理•平衡盐水、林格液、人中、十宣、涌泉•4伤口的处理•异物清除、外露骨折端脱出内脏?颅脑伤口、骨折?•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1、脊柱骨折的搬运法:•1)首先在骨折现场一定要问清受伤情况,切忌随便搬运。切忌使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运动作,应使脊柱在无旋转外力的情况下,三人用手同时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时可用滚动法搬动。•2)绝对禁用搂抱式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方法。•3)对疑有颈椎损伤者,严禁强行搬运头部。要有专人扶托下颌和枕骨,沿纵轴略加牵引力,使颈部保持中立位,或使头颈随身体一同滚动,或由伤员用自己双手托头。睡在木板上后,要用沙袋或衣物固定头部。2、脊柱骨折的翻身方法•一人翻身法:要求保持脊柱平直,翻身时要保持头、脊柱、下肢三点成一直线。•二人翻身法:二人要紧密配合,动作协调。翻完后用手伸进床垫中,摸一摸骨突部位是否受压。•颅骨牵引时翻身法:要注意头、躯干、下肢协调动作,交替侧卧,避免压迫一侧。3、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轻度椎体压缩<1/3属于稳定型)第二天即可行运动康复治疗,这样可达到复位和康复的双重目的。•1)硬板床仰卧腰部垫枕法治疗。•2)数日后腰背肌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