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伤寒(Typhoidfever)典型病例:李某,男,23岁.发热.头痛.腹胀5天于2003年6月16日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伤寒和副伤寒的概念100年前临沂伤寒流行112年前,30岁的瑞典安娜·拉森女士,不远万里来到当时沂州府一个传教站做医生。不幸的是,安娜·拉森女士在1897年下半年感染了伤寒,并在当年圣诞节前去世,她的遗体就葬于当时的沂州府基督教墓地。她的遗物被送回了瑞典老家,其中包括她拍摄的一批照片。2003年临沂的副伤寒流行2003年5月,正值全国防非典关键时刻,我校发现了副伤寒的流行。数十名学生发病。细菌培养副伤寒菌阳性。用头孢抗生素类和奎诺酮类药物治疗有效。接种三联菌苗和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此病有效。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Salmonella)中的D族,革兰阴性杆菌,无荚膜、芽胞,有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胆汁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伤寒杆菌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中可生存1~2个月,在牛奶中尚能繁殖。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抵抗力较弱,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立即灭活。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于沙门菌属D群,副伤寒甲、乙、丙分别属于沙门菌属A、B、C群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身鞭毛,运动活跃,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周身鞭毛(↓)负染,*22500伤寒杆菌有菌体抗原“O”、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种抗原都能产生相应抗体,用已知“O”抗原和“H”抗原,可测定病人血清中的“O”和“H”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伤寒杆菌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可释放出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伤寒杆菌在培养皿伤寒杆菌二、流行病学伤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热带和亚热带多见,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地区性或爆发流行,我国伤寒已显著减少,但仍有散发病例,少数地区仍有爆发流行。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末即可排菌,病程2~4周内传染性最强,部分患者在恢复期仍继续排菌。排菌3个月以上者称慢性带菌者,个别病例可带菌数年甚至终身,慢性带菌者则成为引起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伤寒杆菌通过污染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苍蝇和蟑螂传播。水源受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食物受污染亦可引起流行。3.易感人群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预防接种亦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能力。流行特征地区性: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季节性:终年可见,夏秋季最多流行形式:散发性:多由于与轻型病人或慢性带菌者经常接触而引起流行性:多见于水型或食物型某灾区发生伤寒流行美国伤寒流行伤寒杆菌在1880年被发现,在1906年以前,根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就有2.5万人死于该病。玛丽·梅隆曾得过伤寒病,但随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但是一件“怪事”发生了,她到哪家给人做饭,哪家就有人被查出得了伤寒病,在10年期间她换了8个东家,被她传染而得病的人达到50多人,也有记载称有200多人。伤寒玛丽的悲惨境遇被称为“伤寒玛丽”的玛丽·梅隆,这位爱尔兰厨娘和许多爱尔兰人一样在15岁时移居到美国寻找幸福生活,她在纽约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这位因伤寒杆菌而出名的女士,生于1869年9月23日,在当时医学非常不发达的20世纪初,玛丽·梅隆一直“健健康康”地生活。以后她作为传染源引起100余人发病伤寒玛丽·梅隆被判监禁纽约市卫生官员最终查出是由这位厨娘传播的伤寒病后,就以危害公共健康罪而逮捕了玛丽,最终玛丽·梅隆被判监禁,被隔离在一个孤岛上长达20多年,直到她在65岁时得中风死去。临沂的伤寒安娜·拉森女士临沂日报5月19日讯:100多年前,一位瑞典女士来到当时的沂州府(现在的临沂),在一个传教站当医生,工作之余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沂州府的景观。5月18日,瑞典友人将这部分珍贵的照片捐赠给临沂。这些照片对研究当时临沂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同时也是中瑞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见证。三、发病机制与病理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入侵的病菌较多,或胃酸缺乏时,在碱性环境伤寒杆菌侵入肠粘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