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 斤=2 50 克 两=1 5、6 2 5 克 升=200 毫升 合=20 毫升 撮=2 克 1铢=0、7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1 分=4 克 蜀椒 1 升=5 0克 葶苈子 1 升=60 克 吴茱萸 1 升=5 0克 五味子1升=5 0克 半夏 1 升=130 克 附子大者1 枚=2 0-3 0克 中者=15 克 乌头小者=3 克大者6克 杏仁大者 1 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1 0、甘草干姜汤: 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假如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大回阳饮: 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白虎汤: 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大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一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大黄二两,枳实四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伤寒论》得药物剂量问题N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n5#y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得有: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得 9g(三钱),一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