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通用3篇)鸡兔同笼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防止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收集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个鸡兔同笼的游戏好吗?师:谁来介绍鸡和兔的特征?生1:鸡一个头,两条腿生2:兔一个头,四条腿师:现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当鸡或当兔,同一排同学算同一个笼子,当鸡的同学站着,当兔的同学坐着,互相说说你们这一笼子小动物有几个头,几条腿?(学生游戏,体验鸡兔同笼)师:谁来说说你们刚刚是怎样数出有多少只脚的?生:用鸡数乘以2,用兔数乘以4。板书:鸡数2+兔数4师:通过刚刚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生:当头数相同,而鸡和兔的只数不同,脚数就会发生变化。师:如果头数和脚数都不变,鸡兔同笼,数头20个,数脚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吗?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讨论)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你们刚刚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生发言:可以用画图或制成统计表的方法。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统计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师:谁来说说,统计表中每栏要表示什么?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地把你们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小组活动)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反应总结:同学们记录的方法大致可纳成三种情况;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谁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学生发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师:谁来说说三种方法哪种更快捷?生:我们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结合跳跃列表法进展调整。师:如何调整?生:当发现在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的腿数多,那么腿多的小动物要减少,当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的腿数少,腿多的小动物要增加。板书:猜测列举调整。师:刚刚我们通过了猜测列举调整等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吗?1、一只蜘蛛8条腿,一只蜻蜓6条腿,现在共有蜘蛛、蜻蜓12只,共有腿80条。你能猜出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吗?2、王大富买来65只鸡和兔,分别把他们安排在15个笼子里。现鸡兔不同笼,如果每个鸡笼住5只鸡,每个兔笼住4只兔,你知道需要几个鸡笼和兔笼吗?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这记载着这样问题,后来传到日本,演变成龟鹤算。古代人真值得我们骄傲,可是今天你们是老师的骄傲,你们想出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自己设计问题,实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要把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对于我班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本人本想以游戏为开端想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本班学生学习根底差,参与意识不强,因此本人对本堂课不是很满意。我认为我做的比拟成功的地方是,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再让学生进展大胆的尝试与猜测,去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根本解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和得出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1、在创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参与意思被动,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果把前一局部改成让学生动手画图,可能效果会更好。情景创设上有漏洞,需进一步完善。2、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没有引导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3、在总结规律是我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动嘴说一说,也许课堂效果会更好。4、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罗列。今后教学中要紧凑课堂构造,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