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战烽火》VIP免费

《内战烽火》_第1页
1/13
《内战烽火》_第2页
2/13
《内战烽火》_第3页
3/13
济渎路学校郑云霞阅读电文,导入新课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自主学习(一)一、重庆谈判:1、背景:2、目的:蒋介石:中共:3、时间:4、代表:5、结果:6、意义:(补充)意义:表明了中共的诚意,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如果蒋介石再打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自主学习(二)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2、粉碎敌人重点进攻:①______、_____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②______、______率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_______战术,粉碎敌人进攻。自主学习(三)三、挺进大别山1、_____年______、______率领_____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_______,开辟_______根据地。2、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合作探究1、此照片反映了什么事件?发生在何时?2、此事件中共的目的是什么?中共代表有哪些?3、此事的结果如何?4、什么事件破坏了此结果?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合作探究材料一:“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请回答:(1)材料一的“这一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2)这一军事行动的时间?领导人?(3)材料一中的“尖刀”指什么?(4)这次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这一战略部署”是指重点进攻国统区。2、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3、“尖刀”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历史意义:为全面进攻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材料二: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分析回答:1、材料二中的“这一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哪年以来?参考答案1、这一历史的转折点是解放军由防御转为重点进攻。2、“二十年”是指1927年到1947年。“一百多年以来”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7年。当堂训练选择题: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A、讨论停战问题B、讨论成立联合政府C、筹备政治协商会议D、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标志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军队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3、率部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周恩来B.刘伯承、邓小平C.彭德怀、贺龙D.朱德、陈毅DBB4、材料解析题:“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近切悬盼这至。”请回答:(1)材料中“倭寇”“陪都”各指什么?(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用意是什么?(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战烽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